傅霾澈:閱兵意義深遠,中國國防戰略料將更有所作為
習近平在吉普車上檢閱部隊。(新華社)
外交和國防最能體現國家主權,因此是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兩大事務,當年鄧小平對中國的外交定下的戰略是「韜光養晦」,對國防定下的戰略是「積極防禦」。自從習近平上台後,中國對外的態度由以往的克制轉趨強硬,而且更積極主動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因此不少觀點認為,中國的外交策略已經從鄧小平時代的「韜光養晦」換成習近平時代的「有所作為」。那麼,「積極防禦」的國防戰略是否也有所轉變呢?解放軍為慶祝建軍90週年進行的閱兵,似乎給出了答案。觀乎這場閱兵所透露出來的信號,以及所展示的先進軍備,已經超越了「積極防禦」所需要,可以預見,中國的國防戰略也將變得更加「有所作為」。
須強大軍力保障一帶一路成功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經濟是政治的基礎,所以軍事歸根究底都是為了國家的經濟而服務的。美國的經濟利益遍布全球,因此其國防戰略必然是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以維護自身的海外利益。過去,中國聚焦於國內發展、海外利益相對有限,以防禦為主的國防戰略符合實際需要。但是,隨著中國企業不斷走出去,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大量海外利益需要得到充分的保護,「積極防禦」的國防戰略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需要。事實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都是動盪不安之地,更何況還有不懷好意的印度、日本和美國在一旁虎視眈眈,因此,中國在海外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才能保障「一帶一路」的成功。
最近中印邊境對峙,不少分析都認為中國會選擇以和為貴,因為經濟發展依賴和平的外部環境,而且一旦開戰,中國在南亞經營多年的成果恐將付諸東流,最終卻讓美國從中漁利。過去,這種分析是正確的,但對習近平則未必適用。被視為繼承了毛澤東衣缽的習近平,是一個具有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的政治家,他對毛澤東「以戰促和」的軍事思想必然不會陌生。毛澤東在建國後不輕易開戰,但是一旦開戰就必須起到震懾四方的作用,即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中國如果在中印邊境對峙中退讓,以後各種挑釁將無日無之,中國發展經濟的目標依然無法實現,所以習近平說:天下並不太平,和平需要保衛。
習對印度發出最嚴厲警告
習近平寄語軍隊打敗一切來犯之敵,實際上是對印度發出最嚴厲的警告,如果印度再不撤退,筆者預計至少會有小規模的邊境衝突。中國自1979年的中越戰爭之後,再也沒有參與過實戰,軍隊的戰鬥力究竟如何,沒有人能給出答案,尤其是習近平推動的軍改,更是需要檢驗一下成色,而實戰無疑是最好的試金石。鄧小平發動中越戰爭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檢驗經歷文革後軍隊的戰鬥力。在中國的各個潛在對手中,美國過於強大,越南、菲律賓之流又不堪一擊,印度強弱適中正好用來練兵。如果中國一戰打出軍威,必可震懾各方,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之效,繼而保障「一帶一路」的順利推進。
通過中越戰爭,剛剛復出不久、威望還比較有限的鄧小平,迅速樹立了崇高的個人威望,有力地協助他推動改革開放。為了在十九大後繼續推動已經進入深水區的各項改革,同樣需要不斷鞏固個人權威的習近平,會否效法鄧小平的做法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