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准入首次國家談判 最高降幅達七成
2017-08-07
AAA
內地藥價高,不少人都會特意到外地買藥,亦有內地「自由行」專程來港掃貨,甚至出現「代購」。今後情況可能出現變化,日前內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外公佈36種藥品進入醫保目錄後的價格談判結果,確定了這些藥品的醫保支付標準。與2016年平均零售價相比,涉及談判的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44%,最高降幅達70%。
今次是中國藥品醫保准入的首次國家談判。涉及的36種藥品,包括31種西藥和5種中成藥,多數仍處於專利保護期。大多是腫瘤標靶藥,以及治療心血管病、血友病等重病藥品。今次共涉及10多家國外藥企,不少藥品僅2015年在華銷售額,就高達上億甚至十幾億元人民幣。
內地買藥難、藥品貴,很多患者為了節省醫藥費,不惜採取海外代購的形式。早前就有一名內地網友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去印度新德里購買抗癌藥品的經歷。獲內地網民共鳴,回覆「深有同感」,指連同簽證機票住宿等費用,去印度買藥仍比國內購藥成本低得多。
以治療癌症的藥品曲妥珠單抗(即「赫賽汀」)為例。該藥由跨國藥企羅氏生產製造。之前在中國,一支的零售價格就高達2萬多元人民幣。而在一個治療週期內,患者至少要注射14支,即使費用可通過醫保部分報銷,同樣是一筆難以承受的巨大支出。但今次經過談判後,每支赫賽汀的支付標準價降到7600元,降幅近七成。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製藥公司經過「漫長」和「十分艱難」的談判後降價,凸顯出世界各大製藥公司正配合中國政府降低藥價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