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貞山:孔子學院與港媒生態

2017-08-24
胡貞山
學研社成員
 
AAA

CON1.jpg
孔子學院全球開設近500所,圖為委內瑞拉孔院去年開幕。(新華社資料圖片)

香港媒體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時評員或學者撰文,談論中國教育部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漢辦」)管理的孔子學院(Confucius Institute,下稱「孔院」)。內容都是質疑孔子學院實際上是中共搞滲透、洗腦的工具,侵害學術自由。譬如網媒《HK01》,上個月便有一篇文章,聲稱孔子學院是中國硬銷軟實力的反面教材。 

值得留意的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兩年前的同類文章,其論點跟《HK01》高度近似,使人懷疑當中有否涉及「抄考」。更有趣的是大家若曾閱讀海外的同類文章,更會覺得兩篇文章,有如直接將外媒原文翻譯一樣。當然,在香港獨特的媒體生態下,只要是有關中國的負面消息,都能夠吸引到讀者的眼球,兩篇文章也不例外。 

說回這兩篇文章,兩位譯者似乎把西方的批評,當作絕對事實,全面照單全收,不加過濾及思考。他們不斷強調部份歐美大學,曾經跟孔子學院停止合作,並以此證明中國當局硬銷軟實力失敗。然而,他們似乎不知道,或者知道而不敢提的是,現時中國已在全球134國家開設近500所孔子學院。 

孔院管理質素良莠不齊 

誠然,我們不能否認,孔子學院並非完全沒有問題。從孔院志願工作者所得的資訊,以及國內網絡的部份批評中,我們發現孔子學院的管理質素良莠不齊,官僚主義依舊存在。對於西方的批評,也是反應過敏。可是我們需要分清楚的是,主要是質疑孔子學院的紅色背景,批評的背後只是反映出,西方對於中國的不信任及偏見,以及中美兩國政治上的角力。 

事實上,部分批評者只是表面上打着捍衛學術自由的旗號,實際上是指桑罵槐,批評的對象不是孔院本身,而是背後的中共政權。批評者或者香港那些譯者,從未能提出任何實質證據,證明孔院的教材干預學術自由,或者「洗腦」,甚至教材內明明沒有推崇中共領導人,卻說成是讚美共產黨統治的宣傳工具,顯然是含血噴人。讀者可以買一套教材回來看看,便會知道真相。 

指「染紅」大學並無根據 

另外,批評者一直也沒有實際證據,證明孔子學院或漢辦曾經出手干預所在大學的人事及教學。事實上,查看部分官方發放到網上的合作協議,都難以看到孔院或背後的漢辦,能夠介入大學營運。說到底,這些批評都不是實質性的指控,而是滑坡理論下的疑心暗鬼。說白了,就是利用陰謀論,以此宣稱大學可能被孔院「染紅」。 

說到孔院禁止討論中國的敏感話題,大家若翻查Bloomberg的原文報導,只是聲稱一名在史丹福大學孔院任教的匿名老師(原文是Professor),不想在授課中討論西藏問題,原因是不想感到尷尬(原文是they said that they didn’t want to be embarrassed),部份媒體則蓄意誇大,變成孔院禁止學生討論中國敏感話題。到了沈旭暉和《HK01》手上,則含糊其辭地將這「消息」當成助證。 

媒體不經查證即作報道 

更滑稽的是,部份人批評漢辦並不容許法輪功的信眾充當教師,認為此舉並不洽當。撇開法輪功的性質不論,它是國家定性的非法團體,官辦的孔院能違背國家規定嗎?反過來說,美國的高等院校,特別是高新科技的研究部門,又會否聘用一些跟俄羅斯、伊朗或北韓交往的學者?他們招聘之時,何嘗來自大陸的學者充滿戒心嗎? 

孔子學院在歐美,確實被視作中國硬銷軟實力的標籤,批評從來不絕於耳。某程度上說,批評反映了歐美部份民眾,受到「中國威脅論」影響而心存恐懼,又或者是西方媒體散播「中國威脅論」的其中一種方式。有趣的地方是,香港的所謂學者和媒體,往往喜歡加入其中,或者直譯外媒的訊息,完全不作任何查證。這樣的媒體生態,對讀者究竟是否有益?這個問題,值得大家深思。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內地對新聞自由、公共利益的探討和重視,應該令香港明白,我們現在不斷收緊言論自由空間、不斷設下紅線,是「反其道而行」!《基本法》第27條訂明「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這是體現內地與香港「兩制」分別的其中一項重要特色。

    陳景祥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