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頭條:網信辦發新規 微信群群主要對內容負責

2017-09-12
 
AAA

800495.jpg 

近日,國家網信辦發布新規,對互聯網群組的建立和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了「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的主體責任。規例涵蓋包括微信群、QQ群、微博群、貼吧群、陌陌群、支付寶群等所有依託社交平台建立的交流群。

規定出台後,幾乎所有的微信群都在悄悄轉發一條消息:《公安緊急提醒:多名群主已被拘留處分!9種消息千萬別發!》,各群的群主和群管也開始不斷提醒大家謹言慎行,同時制定了新的群規要求大家共同遵守,以免給自己找麻煩。

據群主私下轉發的消息,微信群內9種內容都不可發,包括政治敏感話題、傳言謠言、所謂「內部資料」、涉黃賭毒內容、未經官方證實的港澳台新聞、軍事資料、涉及國家機密文件、來源不明的黑警辱警視頻、各類違法信息等。但這些內容都是網民私下傳出及轉發,尚未經當局證實。

國家網信辦指,長期以來,因為監管缺失,導致互聯網群組內諸如淫穢色情、暴力恐怖、謠言詐騙、非法傳銷之類的違法違規信息泛濫,更為一些噴子抹黑國家、中傷政府提供了可乘之機,造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通過出台新規,令群主們在管理群組上擔起更多責任,為弘揚正能量打開了更寬的通道。而不少網友就開玩笑說:「以後群組內部交流不打字,狂甩表情包就好!」還有人說:「語音信息不好追蹤,新規是強迫我們把群組變成語音聊天室的節奏啊!」

美媒稱中國年輕人怕收語音信息:60秒浪費時間

說到發語音,2011年面世的微信,最初就是靠語音信息贏得了不少用戶的青睞。不過,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7日報道,中國很多年輕人都害怕收到語音信息,認為語音最長可發60秒,逐條收聽浪費時間。還有許多中國人把語音信息看做對自己的冒犯,認為語音信息會導致信息過載。有些人根本不想收到任何語音信息。

目前中國近90%的網民使用微信,其中有一半人每天至少花90分鐘用微信聊天、閱讀、工作和購物。《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微信語音操作簡單,相比文字信息,語音信息給人感覺更加親切。並且對於使用智能手機鍵盤有困難的用戶來說,發送語音更加方便。但如今,發送語音已被視作只有老年人或者銷售和司機這樣的人群才會做的事。

報道表示,一些用戶和行業觀察人士已敦促微信去除這項功能,或者讓用戶有更大自主權來決定誰能向他們發送語音信息。而當被問到外界對語音信息的抱怨時,騰訊並未直接回應,只表示,微信擁有大量用戶,該公司力爭提供多種服務來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

「泰利」將發展為超強颱風 雙颱風組團影響華東華南

中央氣象台今天上午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今年第18號颱風「泰利」強度繼續增強,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專家建議台灣、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及時做好各項颱風防禦措施,加強防範城市內澇、山洪、滑坡等災害;沿海地區需做好漁船和海上作業人員回港避風、沿海旅遊人員轉移工作。

另外,目前在菲律賓呂宋島以東洋面上有一低壓系統活動,有可能在未來12至24小時內發展為今年第19號颱風,後期趨近華南沿海。

截至9月12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已有18個颱風生成,在這之中,今年登陸我國的颱風已有7個颱風(苗柏、洛克、納沙、海棠、天鴿、帕卡和瑪娃),比多年同期平均(5.3個)偏多1.7個。據統計,今年颱風的生成呈現出階段性集中的特點,其中7月份有8個颱風生成,追平歷史上7月份颱風生成個數最多的記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