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俊怡:博物館展覽將大翻新 昂然成為文化樞紐
我之前曾撰文,談及兩場分別正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和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的北京故宮文物專題展覽。(前文提要: https://goo.gl/4xTXDV )前去參觀者亦不應錯過於這兩所博物館內的常設展覽,我從中挑選幾項,在本文作簡要介紹。
作爲文化博物館的長期展覽,「武‧藝‧人生 ─ 李小龍」如今正踏入第五個年頭,亦即是最後一年,該懷舊展生動地呈現了香港第一位國際巨星李小龍短暫的一生。由於李小龍的遺屬借出多件個人物品,因此這個展覽的特點在於能夠窺探李小龍私人生活的一面。這場精彩的展覽將在2018年7月中旬結束,請勿錯過!
另一項設計優美的常設展覽是「粵劇文物館」,它突顯了香港在粵劇發展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雖然這個展覽只是重溫粵劇昔日的光輝,不過粵劇在現今的香港依然流行。幾年前,香港演藝學院就因設立粵劇專業的學位,受到社會廣泛稱讚。西九文化區為了迎接戲曲中心的開幕,已制定多種粵劇教學及表演計劃。
文化博物館爲了向具有傳奇色彩的作家查良鏞博士致敬,館方於今年3月份設立「金庸館」。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展館裡的精美陳列品反映出金庸對香港、內地乃至亞洲流行文化的重大影響。在有生之年獲得「經典文化」地位的作家屈指可數,但金庸名列其中,筆下作品多次被改編成為電視劇集和電影。
作爲一名中國水墨畫愛好者,參觀「趙少昂藝術館」尤其讓我樂在其中。這個展覽館以「四季丹青」為主題,陳列出40多幅嶺南畫派趙少昂大師的作品。我每回來到文化博物館,總會踏入這個藝術館欣賞一番!
至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其鎮館之作當然是佔地7,000平方米、共有8個不同展區的「香港故事」,涵蓋内容從四億年前的泥盆紀開始,以1997年香港回歸作結。目前康文署正根據對多個有關方面的諮詢反饋,對「香港故事」的設計大作更新。鑒於自該展舘2001年開幕以來,社會已湧現許多創新科技,因此贏得該展廳設計權的團隊,將藉此機會提升「香港故事」的科技特色。
回望20年前,香港以「飲食、購物天堂」聞名,但亦被許多遊客形容為「文化沙漠」。然而時移世易,如今香港已經成爲亞洲的「文化樞紐」,除了博物館大爲改善,不久將來會落成「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還有亞洲最負盛名的藝術節、急速擴張的藝術品拍賣市場。
香港自回歸以來在文化藝術領域獲得巨大進展,然而這些只是起步,前路風景會更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題為「多間博物館常設展覽將大翻新」,現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