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霾澈:中美債市開戰,香港趁機發“戰爭財”
10月26日,中國財政部在香港發行20億美元主權債券。這則消息似乎平淡無奇,但引起了國際金融機構和媒體的關注。因為中國罕有地在債券定價上,把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標普、穆迪、惠譽)的信用評級拋在一邊,自己定價。據彭博統計,近30年來從沒有亞洲國家敢在未獲得評級的情況下發行主權美元債券。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如果發行的債券沒有經過這三大機構評級,基本上是沒有人敢買的。但是,中國這次不僅成功發行了美元債券,而且利率極低,卻還是遭到搶購並被埋怨發行得太少。
這一切背後有大家心照不宣的國際鬥爭。美國的標普、穆迪、惠譽三大機構基本壟斷了國際上的信用評級,並形成了評級領域的霸權。長久以來,三大評級機構不遺餘力地維護著美國的信用霸權體系:通過下調一個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影響該國在海外市場的債務融資,增加國際資本投資該國的難度,從而打擊該國的經濟金融體系。比如美國當年為了打擊歐元,接連下調希臘等歐元區國家的債務評級,結果引發了歐債危機,歐元至今一蹶不振。美國對待盟友尚且如此,對待其他國家就可想而知了。
反擊評級 對美威脅不亞於軍事挑戰
這次中國繞過信用評級直接發售主權債,實際上是對三大評級機構的一個反擊。不久前,三大機構下調了中國的信用評級,當時中國財政部回擊“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中國此舉的目的之一,就是向國際社會證明,三大機構對中國判斷錯誤,國際投資者自會做出客觀評價,而這次成功發行主權債等同打擊了其權威性。評級機構最大的力量在於權威性,如果誰能在他們之外成功發行債券,那麼這種權威性就大打折扣。因此中國這次踩過美國在評級領域霸權紅線的行為,對美國的威脅不亞於軍事挑戰。
另一個目的則對香港有利。這是中國事隔13年後重啟外幣國債的發行,2004年後,隨著外匯儲備的大幅增加,已沒有了發行的需求。中國財政部亦表示,融資並非此次發行美元債券的首要考慮。主權債券通常是一個國家融資成本最低的債券,具有定錨作用,以較低成本發行美元主權債券,對中國企業境外發行美元債券融資,具有一定的成本拉低作用。因此財政部指出,此舉有利於建立中國外幣債券定價基準,為中資企業在國際市場融資提供重要的定價參考系數,也將重啟國際資本市場融資渠道。
中國企業在港發債將顯著增加
最近兩年,中國資本外流情況嚴重,當局加強了外匯管制,導致中國企業正常的海外業務都受到影響,因此在國際市場融資的需求很大,而最重要的融資渠道就是香港。這次重啟外幣國債的發行,也是中國應對資本外流的一個對沖嘗試。這次中國發行的5年期主權債利率僅為2.196%,僅較同期限美國國債收益率高0.15個百分點,等同國際市場向中國經濟投下了信心一票。國家的投石問路為中國企業融資創造了良好條件,相信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企業在香港發債將會顯著增加,香港亦將顯著受益。
至於利益受損的自然是三大評級機構和其背後的美國政府。有分析認為,因為近期美元流動性壓力增大,特朗普試圖讓美元回流美國,於是評級機構早前下調中國評級,恐嚇各路資本趕快離開中國回到美國。但中國此舉粉碎了特朗普的圖謀,兼打擊了三大評級機構的權威性,美國在該領域的霸權從此動搖。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環球金融風暴後,三大評級機構被指責是幫兇,將垃圾債券評為優質債券,穆迪的一位高管亦承認,“為了賺錢,我們把靈魂出賣給了魔鬼。”現在是時候找他們算賬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