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外媒肯定中國,港人誤判中國?

2017-11-23
李道
資深時事評論員
 
AAA

time1.jpg

美國《時代》雜誌的「中國贏了」封面文章,無疑希望產生當頭棒喝之效,好讓世人警覺中國的成功崛起,而事實上,包括《經濟學人》在內等知名外媒,也見愈來愈多肯定中國的評論。然而,對於港人來說,不少卻依然認為中國發展不值一哂;這種根深柢固的低估與誤判,正跟國際認知愈距愈遠...... 

不必諱言,中國仍有許多地方須要進步。例如自由、平等、博愛三項,中國顯然大有不足;至於十九大所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第二個一百年」目標,除了「富強」二字尚且說得過去,其餘全部均堪稱乏善足陳。 

的確,外媒對中國的肯定,便多集中在「富強」二字。對於中國其他發展,國際上誠有不少非議聲音;但唯獨「富強」二字,乃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因為用「窮得只剩下錢」來形容中國,始終不中不遠。 

就以最近的幾宗事件為例吧。 

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之時,跟中國簽署了價值超過2500億美元的貿易訂單,就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了。查特朗普的亞洲之行,除了中國還涉另外4個國家,他並有分別簽署貿易訂單;然而,參考特朗普總結行程說至少獲得3000億美元的貿易合約,中國無疑佔了非常大的比重,好像韓國便僅向美國買入數十億美元武器。當然,有聲音批評中美訂單存在水份,故此實際金額應大打折扣,而中方說法亦有誇大騙人之嫌;不過,要強調的是,這個金額並非中方單方面發布,而是由中美雙方共同道出,換言之,如果中國有份誇大騙人,則美國同樣有份誇大騙人,更何況,相關訂單金額始終非常龐大,即使「未必咁多」仍是「非常之多」,絕對不能以「小數目」視之。 

又如日前「雙十一」「光棍節」的網上銷售,亦一如預期地再創紀錄,足顯中國內需消費能力之強。阿里巴巴旗下「天貓」的單日銷售額高達1682億元人民幣,較去年高出近40%,連同另一網購大站「京東」的1200億元人民幣,全日成交額合共高近2900億元人民幣;相對來說,雖然再過幾日才是美國「感恩節」,要直接比較中美的消費實力還言之尚早,可是,若以去年數字來看,中國「光棍節」的1天銷售額已遠遠超過了美國4天「感恩節」,幅度且達一倍之譜。在中國今年成績再度報捷的前提下,兩者差異無可避免會進一步擴闊。同樣地,雖有聲音指摘數據涉嫌「造假」,有商戶疑用虛假帳戶來自己刷單谷大銷售;不過,且別論「造假」是否真有其事,但從身邊總會有人爭相「淘寶」,就可證明內地網上銷售之滲透性。 

「中國贏了」是對西方的警示 

事實上,即如《經濟學人》,亦已開始將阿里巴巴與亞馬遜並列為世界兩大網購公司,此外也曾專題報道中國創科三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發展如何一日千里,並在經濟、創科、以至外交層面上多番警醒西方不排除會被中國迎頭趕過。《時代》雜誌的「中國贏了」,固然不是空穴來風或者危言聳聽,對於西方讀者來說,這乃一個嗅到國際大勢逐漸東移的紅燈警示。當然,許多外媒還在詬病中國的其他問題,然而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則是一致地高度肯定的--姑勿論「支爆」是否發生,都無改中國日益「富強」的趨勢。 

國際如是,香港豈不應該準確看清中國狀況?惟眾所周知,不少港人依然非常看扁中國,這無疑是個嚴重誤判--部分輿論不停抹黑中國,自然是「功不可沒」。當然,不是說要對中國「唱好不唱淡」,也無意評論媒體的政治立場;要強調的是,如果這導致香港市民的嚴重誤判,以至對中國發展現狀嚴重無知,情況就大大不妙了。畢竟,難道我們要自欺欺人地說:「幻覺嚟嘅啫,嚇我唔倒嘅」?阿Q精神是以「高估」自己來自我安慰,現在部分港媒的問題,則是以「低估」別人來自我安慰;比較來說,後者問題恐比前者嚴重得多。 

在外媒肯定中國的同時,部分港人卻仍非議中國--這個矛盾裡頭,必然有一個啱、一個錯,不可能兩者俱啱或兩者俱錯;問題是,誰是啱?誰是錯?有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不管怎樣,別人的意見肯定具有參考作用,因為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說到底,不再繼續誤判中國,對於香港經濟、社會、以至政治發展來說,都肯定是件好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內地查獲25名港人乘搭「大飛」偷渡至珠海,再分別前往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以及湖南、福建等地,其中最少有4人確診。「港人偷渡播毒」一説,已在內地網絡傳開。香港政府及建制派並未向內地居民澄清,亦未見譴責「偷渡播毒」者的行為。從公關傳意的角度,已錯失了最佳的補救時間

    劉健宇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