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打貿易戰未必贏】朝鮮半島中國「靠邊站」?
2018-03-09
AAA
今晨,在亞洲剛剛醒來時,即從大洋那端傳來兩個足以震動世界的重磅新聞:一個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命令,對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徵收高額關稅;另一個是在韓國總統特使穿針引線之下,特朗普接受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晤的邀請。
這兩則重大新聞,一個在全球貿易領域扔了一個開花彈,另一個是讓全世界對困擾多年的朝核問題的走向有了新期待。一個問題有關貿易公平,另一個問題牽扯地區安全,都是世界矚目的大事件。但是,這兩個大舉動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與中國利益息息相關,貿易和安全問題的何去何從,中國都是stake holder –利益攸關方。
鋼鋁進口重稅對中國打擊有限,打貿易戰只會「讓中國贏」
美國當地時間3月8日,特朗普一意孤行地正式簽署命令,除加拿大墨西哥獲臨時豁免外,將於15天後對美國進口的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特朗普在本月1日宣布這一決定後,不但在國際上引發多國反對,在美國國內,甚至是在共和黨內部都引發了激烈爭議,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科恩因此辭職。
3月2日,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當美國與其它國家的貿易造成上萬億虧損時,貿易戰是合適的。如果我們與一個國家貿易往來虧損1000億美元,不與他們再進行貿易往來,我們就贏了,就這麼簡單。
真的是這麼簡單麼?
數據顯示,關稅計劃即使啟動,與其說「打擊」中國,不如說對麼美國本身和美國的幾位「盟友」影響更大。
分析指出,執行鋼鋁關稅計劃,將導致鋼鐵價格上漲,使得美國汽車製造業、建築業,甚至啤酒業的生產成本上漲。有研究顯示,鋼鋁關稅計劃將令美國鋼鐵和鋁業增加3.3萬個就業崗位,但同時將導致依賴進口鋼鋁產品的其他行業損失17.9萬個工作崗位。因此,新關稅預計將導致美國凈損失約14.6萬個工作崗位。
根據美國IHS的數據,去年,中國鋼鐵佔美國鋼鐵進口總量不到2%。而加拿大、巴西、韓國和墨西哥的鋼材佔美國進口鋼鐵總額的近一半。
美國對鋼材進口課以重稅對中國打擊有限。中國政府在鋼鐵產能控制方面不斷發力,去產能和提高鋼材質量成績斐然。據新華社早前消息,2017年中國去產能目標超額完成,兩年時間裡,中國化解鋼鐵產能1.15億噸,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提出了今年的「去產能」目標:今年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8日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歷史的經驗教訓證明,打貿易戰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選擇貿易戰更是抓錯了藥方,結果只會損人害己,中方必將做出正當和必要的反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警告稱,美國對鋼材和鋁徵收高額關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是嚴重的,尤其是如果其它國家採取報復措施。在所謂的貿易戰中,沒有人能贏,雙方通常都是輸家。
這兩天,不少美國政客和商人也陸續站出來表示反對特朗普關稅協議。其中,有共和黨議員一針見血地喊出了這兩天常見諸報端的分析,「當我們與歐洲作戰時,中國贏了。」
今天,華盛頓郵報發文隔空喊話特朗普,稱如果想找一個為藍領失業背鍋的替罪羊,那也不要找中國。「別怪中國和『不劃算的交易』,要怪就怪太多機械人取代了人力」。
作為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公司,彭博社顯然不看好美國在貿易戰中的前景。3月7日兩度刊文《貿易戰兵法(提示:中國寫的書)》《這場貿易戰靠科技優勢贏不了——相對而言中國面臨的損失少得多》。
在《貿易戰兵法》一文中,彭博社稱,在邁向全面貿易戰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停地大發推特,不過手裡卻帶了一根小棒。」
知情人士透露,在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科恩宣布辭職後,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對來自中國的多種產品加征關稅。美國從中國的進口絕大多數是消費品——計算機、手機、針織品、服裝、玩具,若進一步提高關稅實際上將等同於向消費者徵稅。關稅勢必會增加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抵消特朗普新稅法的效果。相比之下,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主要為中間產品和零部件,以大豆、飛機、汽車、集成電路和塑料製品為主。若中國對那些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衝擊會通過廠商,最終才影響到中國民眾。另以半導體業為例:美國1/4芯片出口流向中國,但這僅佔中國集成電路進口總額的3.8%,中國的反擊很可能給美國最成功的一種商品出口貿易造成毀滅性打擊。
我們真的要提前看到朝鮮半島統一了嗎?
白宮8日晚確認了特朗普同意會見金正恩的消息,但表示會見的時間和地點尚未確定。白宮方面還表示,美國仍會保持對朝制裁和最大限度的施壓。
據FOX新聞網稱,韓國總統文在寅特使鄭義溶表示,韓方對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可能性感到樂觀。鄭義溶還表示,此前與金正恩會談時,後者已流露出無核化意願,「他承諾會克制進一步核試驗的舉措」。鄭義溶把這歸功於特朗普展現出的「領導力」,對朝施加「最大壓力」的結果。
截止本文發稿, 尚未見到中方對於朝美會晤最新進展的正式表態。但此前中方表態一直是對朝美對話「無條件支持」。
其實,美朝的問題還是要美朝自己來談,這是中方一貫的主張,並且一直在勸說美朝實現雙邊會談,直接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
2002年朝鮮宣布要發展核武器,希望和美國進行雙方會談。美國拒絕這個會談方法,認為會談應該包含所有相關國家。在中國出面斡旋並做「壇主」 之下,朝、韓、中、美、俄、日六國共同坐到了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的「芳菲苑」,在六角形的大廳中試圖找到解決朝核危機之策。 「六方會談」於2003年8月開始,到2007年9月,共舉行過六輪會談。2009年朝鮮突然宣布退出,六方會談至今一直沒有復會,被普遍認為已經名存實亡。
這些年,中國為推動半島無核化和政治解決半島問題進程作出了許多努力,為促成各方坐在同一個桌子前談判付出過許多心血,很多分析者同意中國在會談內有很重要的地位,西方普遍認為中國對朝鮮有著強大的影響力,並希望中國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但近些年隨著朝鮮政治和地緣經濟政治局面的變化,在朝鮮半島問題上,北京原來享有的主動地位似乎有所削弱。
3月7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國記者提問發言人耿爽:一些中國問題專家擔憂中國在解決半島核問題上會被「靠邊站」。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對此作了「規定動作」的答覆:長期以來,中方在半島問題上發揮的積極和建設性作用、作出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和普遍讚賞。
有Cyberspace坊間分析人士,在特朗普與金正恩將於5月會晤的消息傳出後,發表了美、朝、韓、俄和中國的【資產負債表】,預計朝鮮核問題最終將和平收場,各方表現得分:金正恩100分,大獲全勝;特朗普70分,目標達到;韓國80分;俄羅斯負10分;中方負100分--負500。為什麼中方的收益是負的?因為投入太多,沒有收穫,成本遠遠大於收益!而且從長遠看,可能還有麻煩。
這種分析似乎過於偏激,但不能否認,在朝核問題上,目前看來,中國投入的回報率尚不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