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美商務部長訪華反映美國對華矛盾心態

2023-09-11
馬雪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AAA

 64ee9669e4b072ff81e57c9f.jpg

近幾個月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總統氣候特使克里以及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接連訪問中國。作為中美近幾個月來頻繁高層訪問和互動的壓軸官員,雷蒙多的訪問為中美經貿關係增加了建設性,同時也反映了美國的對華矛盾心態。

到訪中國的「壓軸官員」

雷蒙多是民主黨內的政治明星,拜登任命她為商務部長之前曾視其為副總統候選人。美國媒體曾認為,如果耶倫辭職,她將是財政部長的繼任者。雷蒙多多次在貿易談判中發揮積極作用,有時甚至讓傳統上負責談判貿易協議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蒙上陰影。同時,她在拜登政府多項重大立法勝利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如與高管接觸以贏得他們對《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的支持,依靠與立法者和高管的關係將半導體行業補貼納入《芯片和科學法》。

雷蒙多領導的商務部在美國政府中的地位有所提升。當前,美國商務部的監管權力和資金支配權力大大提升,在經貿合作、出口管制、國內反壟斷執法等方面均發揮着突出作用。尤其是,美國商務部擁有《芯片與科學法案》設立的500億美元美國芯片資金支配權,成為拜登核心政治議程的執行部門,擺脫了原先僅囿於貿易促進、天氣檢測和人口普查等領域的局限性。在對華芯片出口管制方面,商務部擁有自由裁量權,處於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前沿,成為中美創新和商業競爭的中心。

然而,雷蒙多同樣受制於國內政治利益的掣肘。她此次訪華就不得不抵擋共和黨議員的批評,他們指責雷蒙多對中國過於寬容,一群有影響力的共和黨眾議員在8月寫給雷蒙多的一封信中表示,「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政策沒有談判的餘地」。同時,雷蒙多還受到民主黨內進步派的指責,認為她過於重視與商界領袖和其他國家內閣部長的溝通,與大企業過於親近。鑒於此,雷蒙多必須迎合國內對華強硬的政治精英的訴求。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就認為,雷蒙多訪華不可能取得帶來根本性變革的重大成果,此訪更傾向於管理兩國間複雜關係。

訪華採取的平衡行動

一方面,雷蒙多此行扮演商務部長的傳統角色,即促進美國商業發展。在訪問北京和上海期間,她着重強調了旅遊業,併到訪迪士尼樂園。中美間的商務和旅遊在疫情期間大幅下降。經此次協商,中國取消對美國團體旅遊的限制。中美商業航班數量目前為每周24個,9月1日將增至36個,10月底增至48個,在兩國運營商之間平均分配。雖然這比疫情爆發前的每周300多個航班相去甚遠,但仍釋放了積極信號。雷蒙多認為,如果旅遊業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中國遊客的旅行將產生約300億美元支出,為美國提供約5萬個就業崗位。

雷蒙多把離開中國前的新聞發佈會地點選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波音機庫,表明美國政府已經認識到愈演愈烈的中美貿易爭端已沉重打擊了波音。近年來,波音生產的737MAX飛機尚未恢復向中國交付,也基本沒有從中國拿到新訂單,故而難獲得急需的現金。美國政府已經意識到讓美國公司捲入地緣政治爭鬥,令其在中國的利潤受到侵蝕。

另一方面,雷蒙多此行再次強調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執行「不容爭論,不容妥協」。她重申了拜登政府為保護美國國家安全而採取的必要行動,並重申了政府「小規模行動」「小院高牆」的做法,着重指出出口管制的目標是對國家安全或人權有明顯影響的技術。同時,為確保雙方溝通渠道開放,兩國將建立新的商業問題工作組,啟動出口管制執法信息交流機制,召集雙方專家就商業秘密信息保護進行技術討論,以避免誤解和誤判。

美國對華矛盾心態

雷蒙多訪華反映了美國既想擴大又想限制對華貿易的矛盾心態。美國既要考慮追求更高水平自由貿易、繼續深化全球分工網絡和國際統一市場所帶來的風險,又要考慮徹底轉向排他性市場分割和技術控制、破壞過去一手締造的全球供應鏈的成本。

美國既要「精準脫鈎」「去風險化」,又認識到相互依存會繼續存在的事實。美國想在安全關切和經濟現實間取得平衡,為此在技術含量較低、商品化程度較高、偏重成本導向的領域並不尋求對華切斷聯繫,而在技術水平更高、易生網絡安全問題等風險領域轉向管控和遏制,在確保美國最敏感和最具戰略意義領域的安全、謹防中國技術趕超的同時,平衡商業利益,將美國可能遭受的損失降到最小。

事實上,雷蒙多的訪華之行更表明,美國是在升級對華出口管制等施壓措施的同時加強對華經貿聯繫,以管控大國競爭。換言之,美國在利用經濟工具箱的同時,也想利用中美之間的相互依賴管控分歧、避免誤判。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