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霍金逝世 成就媲美愛因斯坦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逝世,享年76歲。霍金患有肌肉萎縮症,但無礙他在科學上取得非凡成就,他在宇宙論及黑洞的研究有重大貢獻,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最傑出的物理學家。
霍金家族的發言人周三(14日)早上發表聲明,指霍金在英國劍橋的家中安詳去世。他的3名子女在聲明中指,對摰愛的父親離世感到極度悲痛,形容父親是偉大的科學家及非凡的人,他所留下的研究成就將會獲得延續,又指霍金的勇敢、堅毅及幽默,啟發全球人類,會永遠懷念他。他們又提到霍金生前曾說宇宙如果不是住着所愛的人,也就變得沒甚麼大不了。
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21歲時患上受肌肉萎縮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需要以輪椅代步,亦要依賴語音合成器來與其他人通話。他一度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他重拾自信,繼續研究。
七十年代,霍金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1979年出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 ,這個被譽為劍橋最崇高的教職,牛頓亦曾擔任。
在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介紹黑洞、反物質等,並證明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後來更發現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消失。 《時間簡史》一度在倫敦《星期日泰晤士報》銷量排行榜連續237周高踞榜首,被繙譯成33種語言,售出達2500萬本,是全球最高銷量的科學著作之一。
2013年,年屆71歲的他以自身經歷,勉勵其他靠呼吸機維生的病人。不過同年九月霍金改變一貫立場,贊成患絕症承受莫大痛楚的人有權選擇安樂死,惹起爭議。另外,霍金近年關注人工智能發展,不只一次警告人工智能有可能毀滅人類。
一生屢獲殊榮 惟無緣諾貝爾獎
霍金一生屢獲殊榮,包括理論物理學界最高榮譽「愛因斯坦獎」,但卻無緣諾貝爾獎,因為「黑洞理論」至今仍然停留在理論階段,難以找到證明的方法,故此,諾貝爾獎委員會無法向霍金頒發獎項。事實上,霍金亦一直將自己的理論不斷修正,他曾說過明白自己的理論難以獲得確實的科學論據,令他無法獲得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規定不頒給已過世的人,但仍有3次例外。倘證明霍金輻射的存在,或能向霍金追頒諾貝爾獎,以感謝他多年來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