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報關費設上限合理,靈活運用可創商機

2018-05-14
高達
學研社成員
 
AAA

ship1.jpg

香港是一個自行貿易港,進口及出口貨物,均毋須繳付任何關稅。話雖如此,但是政府在1996年修訂《進出口條例》(第60章)之後,任何進出口貨物,還是需要繳付報關的費用。政府徵收報關費,目的在於增加政府收入、促進香港貿易的活動,以及資助香港貿易發展局的工作。由2012年8月1日起,香港報關費的收費如下:

ppp.jpg

圖:進口及出口報關費(來源:香港海關)

根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資料,在2016-17年度,70%的報關個案中,報關費是在HKD$10以下。過去4年,政府由報關費收取的收入,是8.66億至9.12億元。為配合推動貿易及物流業朝高增值方向發展,進一步降低貴價貨品進出口香港的成本,財爺陳茂波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中,建議把每份報關單的報關費上限定於200元。局方預算,貨值在HKD$164.4萬以上的報關單便可以受惠,會有90萬個受惠過案,業界可以節省HKD$4.58億。

對香港政府的收入來說,其實報關費是聊勝於無的一種收入。其存在目的,按照商經局自己的說法,不過是為了令貿易的統計更加準確而已,而非為了區區數億的收入。從數字上來看,即使全面取消,分別也不大。不過,局方擔心全面取消報關費,將會造成大量報關單「亂填一通」,影響了貿易統計數字的準確性。這個推斷也不無道理,畢竟貨值多高也只是交HKD$200報關費,犯不著虛報。抓到了的話,可是要罰款HKD$10,000的。以大博小,並不划算。

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興起之下,香港更應以進取的態度,在貿易的版圖上主動出擊,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毛主席的十六字真言:「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走我追」,現在則是「敵走我追」的時候。美國意圖將貿易和經濟活動撤回本土,香港更應把握形勢,配合國家的大戰略,在貿易戰場上搶灘。

例如:在2007年,香港為了發展為黃金貿易中心,支持機管局在香港國際機場建立黃金儲存庫,當年就免去了純度995.0以上的黃金條的報關費,之後黃金儲存庫一直運作至今。由此可見,報關費是一個既可靈活運用,又能釋放出特區政府招商意圖的有效手段。如果政府有意發展某一類的貿易,取消個別貨品項目的報關費,或許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