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未?香港地下有條入到雙層巴士的排洪管道

2018-05-15
 
AAA

2016年10月19日,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雖然信號生效僅歷時1小時15分鐘,但狂風暴雨,導致當日的雨量驟升至549.9毫米,不僅使當年10月成為全年錄得雨量最多的月份,亦令全年降雨量成為近十年,第二次錄得超過3000毫米雨量的年份。

跑馬地第一期蓄洪池容量為3萬立方米,在是次「黑雨」前一年已投入運作。渠務署助理署長簡炎輝說,面對當日約2萬7000立方米的雨水,若還未啟用蓄洪池,相當於11個標準泳池的水會衝擊下游地區,後果不堪設想。

蓄洪池新技術減少佔地 四區今年完成防洪檢討 

11.png
雨季期間,這裡就會充滿水啦。

新打造的跑馬地蓄洪池位於馬場地下,兩期工程打造6萬立方米的大水缸,首次使用「智能水閘」,可實時監控上下游水位,自動按洪水量及下游排水量調校閘門位置,令蓄洪池空間得以由舊技術所需的8萬立方米,縮小為6萬立方米。

至於本港第一代蓄洪池,位於大坑東遊樂場地底。它採用三重溢流堰,雖能三十秒截留一個標準泳池的雨水,但設計初期沒有計算未來氣候變化情況,為應對挑戰,簡炎輝表示,除大坑東蓄洪池需要進行擴建,渠務署亦正對全港12個區域進行雨水排放整體計劃檢討研究。截至目前為止,已完成元朗、北區、九龍東及九龍西的研究,北香港島、大埔、沙田、西貢研究亦於今年結束,相關工程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

防洪三招:不是不水浸 是不怕水浸

為何要儲存雨水,而非直接排入大海?這跟香港作為密集式都市有關。簡炎輝解釋,位於下游的彌敦道在1996至1998年間曾發生多次嚴重水浸,按照傳統辦法,應擴闊或加建地底幹渠。但旺角屬於繁忙地段,工程費時耗工,容易引發民怨載道,因此渠務署決定另闢蹊徑,在中游地區興建蓄洪池,一來工程只需封閉一個球場,擾民程度大大降低;二來暫存的雨水可待暴雨過後才泵出,減輕下游排洪系統負荷,改善水浸問題。

香港地勢高低不平,僅靠蓄洪池非能一勞永逸,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採取不同策略,即日常所指的「防洪三招」,上游截流、中游蓄洪、下游疏浚,實現不是不水浸,而是不怕水浸。

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就是「上游截流」的具體例子。這條隧道於2012年8月落成,耗資33億8千萬港元,全長10.5公里,直徑7.25米,可容納一架雙層巴士,是全港最長、最闊的隧道。被截取的大坑、跑馬地、灣仔、中環及西營盤等半山區的雨水,會透過隧道直接排放至數碼港附近的海域,以減少雨水流下下游,減輕港島北的水浸問題。整條排放隧道有34個進水口,可以收集約3成從山上流下的雨水,抵禦200年一遇的暴雨。

本港更進一步向「海綿城市」發展,致力在下雨時收集雨水,並在有需要的時候把蓄存的雨水釋放並加以利用,避免進行大規模的人工渠道改善工程。

全港無最高級別水浸黑點

渠務署早於1994年就以系統方法,追蹤監測香港各處因暴雨而造成的水浸地點,根據人口密度、水浸投訴持續性、交通影響程度等,確定了輕微、小程度、中程度和嚴重4個級別的水浸黑點。現在本港最高級別的水浸黑點僅為「小程度」,整體數量由1995年的90個,下降至今年的6個。當中兩個黑點工程雖已完工,但仍需經觀察後才能刪除。

明年將是渠務署成立30週年,截至目前該署已開展約90個大型渠務改善工程,投放資源超過280億港元。除3個蓄洪池及4條雨水排放計劃,還有27項鄉村防洪計劃,100公里河道治理工程。

大坑東蓄洪池作文化教育嘗試

12.png
《大禹之後》展覽。

防洪工程主要承載疏導功能,但去年年底,大坑東蓄洪池首次開放做藝術創作場地,展出新媒體藝術家伍韶勁作品《大禹之後》,以燈光設備與聲音導航,讓市民了解香港防洪歷史。

雖然渠務署無明確答復日後是否會繼續相關活動,但遠在日本的「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從不吝嗇向市民、遊客開放,更設有地下探險博物館「龍Q館」,科普地下設施、洪水等相關知識。正如伍韶勁所說,《大禹治水》家喻戶曉,但「這個城市的『大禹』又有誰認識呢?」類似的文化教育的嘗試,相信亦能讓民眾了解今日的無名英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