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齊楚:對中國的錯誤指控
美中針鋒相對的關稅舉措不斷升級,將中國蔑稱為不公平競爭者和過錯一方變得流行。中國被指控欺詐美國、強迫外國企業轉讓技術、在貿易上奉行重商主義等。但仔細思考便知,上述指控毫無根據。
指控一:中國佔美國便宜並導致巨大貿易失衡
許多經濟學家早已指出,中美貿易失衡主要是兩國不同經濟結構和產業競爭優勢,以及國際分工所致。美國的超低儲蓄率,以及美元作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角色也是重要因素。此外,美國還限制對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這種限制措施進一步加劇了貿易失衡。
外國企業貢獻了中美貿易額的一半。尤其是在340億美元被徵收更高關稅的中國商品中,超過200億美元是由在中國的外國企業生產的,其中很多是美國企業。例如,一套價值450美元的西服從中國出口到美國,中國和美國分別獲得5%和84%的利潤。但在統計中,450美元被計入中國的順差和美國的逆差。雖然美國自己拿走了大部分利潤,但卻就逆差問題指責中國。
普通美國人從與中國的貿易中獲益。誠然,美國對中國擁有巨大貿易逆差。但同時美國家庭卻享受着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整個國家也得以常年保持超低通脹率。統計顯示,得益於中美貿易,每個美國家庭每年平均可以節省超過800美元。
指控二: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並強迫美國公司轉讓技術
中國政府表示,從未強迫外國企業轉讓它們的技術。事實上,多年來發達國家主動發起倡議,通過和發展中國家分享技術來換取市場准入。這是國際經濟合作中的通常做法,也是國際分工和國際產業鏈發展的自然結果。這些商業合同是買賣雙方自願達成的。
自2012年以來,美國在中國的前50大企業年均銷售額增幅達12%,遠高於中國本地企業的8%和歐盟企業的5%。由於收穫豐厚回報,85%的美國企業表示願意在中國擴大投資。無論對方市場有多大,沒有公司會接受「強迫技術轉讓」。
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注意到,「中國企業在某些技術上領先不靠偷竊美國技術……而是靠獎優、聚焦科學和技術的教育系統」。但仍有一些人無視這一洞察,拒絕承認中國的技術和工業進步,並對中國發起毫無根據、源於深刻意識形態偏見的抹黑行動。
中國已經採取措施來強化其知識產權保護體制,包括建立專門的知識產權法庭。並且,中國已宣布將對知識產權犯罪活動實施更嚴厲的懲罰。2017年,中國支付了286億美元知識產權費,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時的15倍。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受理量達到5.1萬件,僅次於美國。
指控三:中國不對外國投資者開放
中國的經濟成就不是「重商主義」或所謂的「國家資本主義」的結果。相反,這是其承諾以市場為基礎的改革和開放的結果。
例如,中國對外部世界的開放度正超過以往任何時候。最新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由63條減至48條,並減少了25%的限制性措施。
自2010年以來,中國每年吸引外國投資超過1100億美元,是發展中國家中最多的。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世界投資報告》,中國位居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第二名,並保持全球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國。
相反,美國正在關上其大門。到目前為止,美國仍拒絕增加對中國的民用高科技產品出口,並已收緊其簽證政策。美國將很多國家視為敵人並關上其大門,背棄國際條約和組織,並在國際事務上日趨採取孤立主義態度。
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幾乎所有人都同意,在這個全球化和高度互相依賴的世界,沒有人會是貿易戰的贏家。美國很可能將把世界經濟帶入「冷戰陷阱」、「衰退陷阱」、「反契約陷阱」、「不確定陷阱」。美國很可能為其錯誤舉動付出高昂代價。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