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緝思:我和一些決策者談過 中國已對改善中美關係不抱期望
據聯合早報報道,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創始院長王緝思4月3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的講座上,回應與會者提問時表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的共識是,用攻擊中國來團結美國,美國國會和行政部門對華立場也一致。同樣的,中國也因為美國這個外在威脅而團結起來。
王緝思還說,中美關係惡化的癥結在於各自的國內政治問題,再多的對話都難推動兩國關係改善,中國也已不對改善中美關係抱任何期望。中國國內的普遍看法是,中美關係處不好是因為中國崛起、美國衰退,中國遲早會在大國競賽中勝出,因此無需再韜光養晦,但他不十分認同這個觀點。
回看冷戰時期,王緝思分析指出,上世紀70年代初,蘇聯和美國國力也是一升一降,但兩國關係卻獲改善。以此推論,中美關係不必然因為國力一升一降而惡化,癥結其實在於各自的國內政治問題。
他說,中國對國內安全的關注大於外部安全,但美國卻試圖在新疆、西藏、香港、台灣問題上干預中國內政。「他們譴責中國,有他們的政治正確性,我們譴責美國也有我們的政治正確定性。」
王緝思說,美國對華政策幾十年來的立足點,始終是要改變中國,讓中國變得「少點共產主義、多點資本主義」。美國以為可以從中國內部推動改變,當更多中國青年學子到國外留學,中國經濟發展起來,中國就會改變。「美國人現在明白了」,「中國的改變不符合美國人的預期。」
同樣的,王緝思說,中國也一度以為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只對金錢感興趣,只要犧牲一點利益滿足對方,中美關係就會好轉,這是對美國缺乏全面了解的結論。事實並非如此,美國不僅看重經濟利益,它也有意識形態和價值體系,希望國家團結,解決種族之間的問題等。
因為國內政治的關係,中美雙方要改變彼此的態度都很困難。王緝思悲觀認為,再多對話也難推動中美關係改善。他也表示很有把握地說,中國已不對改善中美關係抱任何期望。
「我和一些決策者談過,他們說,對那些試圖遏制中國的國家,我們要怎麼改善關係?」
74歲的王緝思曾先後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等職,也曾在2008年到2016年兼任中國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以及在多所美國知名大學擔任過訪問學者或訪問教授。他的談話和觀點,被視為是了解中國政策的窗口。
中國的外交作風又與中國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息息相關。
在二十大報告中,「國家安全」被置於顯要位置,作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章節獨立撰寫。中國總體國家安全觀已擴大到「16種安全」,包括: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涉及多種領域。
王緝思在演講中說,領導人讓「國家安全」成了治理中國的關鍵範式,之所以把重點放在維護國家安全,是受內部和外部威脅的看法所致。中國面臨的外部威脅,包括西方陣營如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等對中國的圍堵,以及美國對華技術遏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觀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