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興建公營街市是解決物價昂貴的出路嗎?
衣、食、住、行是我們的生活寫照,香港的居住問題如何嚴峻,不需要筆者在此多談。最近,有團體不停要求政府興建公營街市,主要原因是因為私營街市租金高,導致貨物售價亦較高,最終基層市民要買貴菜,增加市民負擔。增建公營街市平抑物價,看似是言之成理的方案,但筆者認為此建議存在不少隱憂。
公營街市物價較便宜?
有團體於3月初進行「全港街市物價調查及研究」,對象為7個食環署街市及7個私營街市,購買相同三餸一湯餸菜,結果發現各街市平均價格為81.3元;7個食環署街市平均物價為90.6元,比私營街市的71.9元高逾兩成半。當中食環署的管理的沙田街市物價最貴,該餸菜要花費106元,較同區私營街市隆亨街市的86元貴近兩成半。在眾多街市中,領展管理的屯門蝴蝶街市物價最平,僅需54.5元,比各街市平均價格平逾三成。這個研究不僅說穿公營街市物價較便宜的「真相」,更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為何享受較低租金的食環街市租戶會以更高的價錢售賣貨品,同時亦令筆者反思街市物價高昂的問題癥結。
街市物價由市場決定
作為零售商,在決定貨品的售價時,需先考慮成本,如入貨成本、人工及租金等,然後結合期望的利潤,定出一個售價。如果貨物定價過高的時候,令消費者卻步,零售商最終也需調低價格,否則自己也損失慘重。不過,有意見認為假設減低租金成本,零售商就會調低價格,這顯然與以上調查結果有出入。從經濟學角度,這種現象也可以用市場「無形之手」解釋。
假設零售商在綜合計算後,以五元出售一斤菜心,已經吸引不少師奶大叔購買。如果業主減租的話,不代表零售商會降低價格,因為五元一斤已經是一個眾可接受的價錢,他們沒有需要降價求售。商人定價除了考慮成本外,市場因素也是關鍵,這正解釋享受較低租金的食環街市租戶會以更高的價錢售賣貨品的原因。
增加競爭 平抑物價?
前人早已發現「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競爭不僅使人進步,還可能可以降低物價,因為不同的商戶會使用「薄利多銷」的策略,促進銷售額。興建公營街市的確可以促進競爭,但商戶會否以薄利多銷的策略卻不由政府控制。筆者不反對政府興建公營街市為市民提供多元選擇,但反對以公帑去興建街市補貼物價,因為這將使香港步入規劃經濟的模式。
在教育、醫療、房屋的生存必需品,政府介入市場,為普羅百姓提供免費教育、基本醫療服務及公屋房屋,乃應有至義。但在關乎極重商業因素的街市物價問題,政府介入是具爭議性的議題。如果要介入街市物價,那麼政府他日又應否介入超市物價,或者商場的物價呢?這個根本的問題,社會需作詳細討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