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林:香港創科需循序漸進 教育及風氣未能配合
近年香港吹起一股「創新科技」熱潮,不論是政府、商界、初創、非謀利機構或社會企業界,都在講創科。然而,光是創新科技的定義,已眾說紛紜,遑論大家能有一個清晰的共識。有感創科一詞被各界嚴重濫用,令「創新科技」尚未成形前,已淪為陳腔濫調,供各界「抽水」之用。究竟香港要如何才能辦好創科呢?
「創新科技」精髓在年輕人的創新精神
當講到「創新科技」,大家腦海中都會想到美國西岸矽谷(Silicon Valley) 的美好景象,或東岸高級科技學府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精英匯聚。但是,大家可曾仔細想過,這些風光背後,美國靠什麼配套支撐著門面這一切呢?大部分被大家奉若神明的創科巨人,年輕時已一鳴驚人,例如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今年才34歲,Microsoft的Bill Gates在30歲時,已在電腦科技界嶄露頭角。Tesla的Elon Musk在30歲時已憑PayPal的創新登上創科巨人之位。這些巨人的共通點是,他們自小就有超人的視野,能想像一些別人認為天馬行空的願景,並付諸實行。他們都敢於想像,不隨波逐流,不被現實同化,甚至敢於挑戰現有規條成例。這種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 和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在美國是十分盛行,但在香港卻看不到影蹤。
香港學生與外國學生的不同
從小,香港主流教育就不鼓勵創新甚或思考。離群的學生將被「匡亂反正」而不是加以栽培;不在出題老師期望中的答案,就多半不是好答案;藝術、音樂和電腦科只是「閒科」,不太重要。長期被大圍環境潛移默化下,香港大部分的學生變成考試機器,追求標準答案(Model Answer),習慣聽從指令,不敢提出新的觀點,不敢在人生中冒適當的風險,不能忍受未知及變數。這一點,大學選科都傾向專業和職業導向可見一斑。在外國的課堂中,同學勇於提出己見,有不明白處會舉手發問,甚至與老師真理愈辯愈明,在討論中學習。但在香港的課堂中,只見同學都埋頭把黑板上的資料火速抄下,把問題帶回家,再把資料全記熟後準備好考試,惟恐打亂課堂秩序一般。
要辦好創科 需由教育風氣辦起
「創新科技」的精要,在於從業員有創新思維及社會大環境中歡迎創新思維。科技巨頭Google為工程師提供20%的創新時間,就是讓工程師有空閒做一些不在標準工作範圍內的創新。創新是需要空間的,不論是由上而下的權力下放,乃至由下而上的敢於挑戰。假如香港想仿傚美國的創科文化,焦點不應在批出了多少的創科基金或興建了多少協助創科的設施,而是政府應作一個更宏觀的全盤思量,而非零碎而朝令夕改的短期措施。社會上擁權力的人也要摒棄以往的思維,從舊時固有的思維中跳出來,接受一套「成長」及「創新」的思維。而我認為,第一項要改變的,就是香港的教育風氣。香港教育深受官僚文化所累,變得異常臃腫,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功課及公開試已花光力氣,根本沒有了思考及創新的餘力;老師為了應付教學以外的工作已花光時間,根本沒有餘力去教導學生、啟發學生。只要我們的學生,我們的下一代有了挑戰現狀,敢於想像的思維,相信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畢竟創業家每天的工作就是解決問題,但現在香港的問題是要先打破普遍沒有創科思維的惡性循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