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結束 麥美娟倡多個項目同時開展
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周三(26日)結束,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工聯會議員麥美娟認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的18個選項中,不少選項都應該同時進行。民建聯劉國勳則指,專責小組提供的選項「司空見慣」,質疑日後可落實多少。
相關新聞:
葉劉霸氣撕土地大辯論諮詢文件 支持大規模填海
黃遠輝:土地大辯論非兒戲 冀取得平衡
麥美娟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說,工聯會支持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建屋,建議用將軍澳堆填區復修地或擴大滘西洲高爾夫球場,發展高球運動或舉行國際賽事。但她強調,不是單靠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就能解決香港土地問題,認為長遠需要增加土地儲備。她認為多個項目應同時和盡快進行,包括棕地、公私營合作、填海等,認為「排唔到次序」,又建議政府建立土地儲備,每10年檢討一次。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在同一個節目指,北區居民對收回粉嶺高球場的建議,有很大保留,擔心令區內交通擠塞問題更嚴重,建議政府先進行詳細交通配套研究。他又認為政府應該優先採用可以大幅增加土地供應的選項,例如維港外填海,以及透過公私營合作,發展私人發展商的農地等。
二人都認為,政府如以公私營合作發展私人農地,需成立新的委員會處理,以公平、公開機制進行,並為不能達標的個案設立罰則。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周一已把「初步觀察報告」提交行政長官,提到不少對填海持正面態度的市民都支持東大嶼都會;但反對於馬料水填海的聲音較大。至於發展棕地獲普遍市民支持,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社會意見兩極,釋放新界私人農地亦存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