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單車政策齊參與 清新空氣同共享

2019-02-28
鄧淑明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AAA

bike1.jpg

香港自2013年跨部門推行「香港清新空氣藍圖」,空氣污染物的濃度雖然有所下降,但仍超過世衛的健康水平。環保署公佈的《2017年香港空氣質素》顯示,2017 年一般空氣監測站所錄得的懸浮粒子及臭氧的年平均濃度,相較2016年平均濃度分別上升了 3% 及 31%,顯示空氣污染仍然嚴重,究竟政府還有甚麼政策可行?

眾所周知,汽車柴油引擎產生的廢氣是空氣污染的重要源頭,是本港一氧化物的主要來源,不但污染空氣,而且有礙健康,就連世衞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都要將之列為「人類致癌物」(第1類)。為減其禍害,不少城市呼籲市民減用汽車,同時重新規劃道路,開闢單車徑,積極推廣單車出行。

丹麥的哥本哈根、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法國的波爾多、德國的柏林都是舉世知名的單車城市,無論在政策及公共設施,或市民的支持參與,都把單車融入生活當中。丹麥人更喜以單車代步,單車的數量較汽車為多,碳排放減少,有助當地提早逹成零碳排放的目標。

香港政府一直鼓勵市民以單車作為短途交通工具,並致力完善單車徑網絡,推動「單車友善」環境。現時,全港單車徑長達223公里,連接新界多個新市鎮,並分階段推展主幹線超過80公里的新界單車徑網絡,包括馬鞍山至屯門段、屯門至荃灣段。

除新界地區,政府也計劃在市區引入單車網絡,如啟德新發展區擬建十三公里長的單車徑,連接多個景點,有部分路段為行人及單車共用的「共融通道」,現正試驗當中,除有社企在通道上免費提供單車及裝備,還有以AI(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實時事故偵測,以便當局即時應變。

單車出行既減少汽車廢氣排放,又改善空氣污染,社會應該大力支持。政府已積極拓展本地單車徑網絡,並改善現行的單車配套措施,惟對市民的宣傳及教育仍未見足夠。若要單車政策發揮成效,便需市民齊心參與,這樣香港的空氣污染才能得以改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