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風雲計劃將區選政治化是自尋短見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自從提出佔中後,一直走在民主運動的前線。在佔中後,先後提出雷動及風雲計劃,所謂風雲計劃則是在區議會約300個「白區」,全部派人出選,讓建制派忙於奔命,結果削弱及攤分每個建制派可以得到的資源,增加建制派獲勝的機會。
戴耀廷最近就風雲計劃舉行記者會,指現時有30至40人積極考慮參選,多是素人,而且毫無地區經驗。由於風雲計劃現時距離當初訂下訓練300人參選的目標甚遠,戴耀廷因此舉行「社區民主毅行」,提醒市民區選及區議會的重要性。
問題是,戴耀廷不停透過風雲計劃,將區議會政治化,藉此提高民眾出來投票的意願。這裡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區議會議席,對特首選舉以至立法會選舉部署,都有無容置疑的作用。
但過去幾屆區議會選舉,都有不少政治明星走落區議會,大打政治議題,忽視民生工作。然而每次結果都告訴我們,對比十多年前,民眾對區議員的要求已經有所不同,他們要求區議員真正為區服務,有事時要搵到他們,並不是單單在立法會上見到。
這也是風雲計劃的弊病,民眾對區議員要求提高,要求他們為區服務,但風雲計劃卻打正「政治牌」旗號走落區。參加者「贏到就贏」,輸掉就轉身走,給選民一個訊號,這批人並非因著服務市民,只是單純「賭一鋪」。這個背景下,又如何會贏呢?
更甚者,區選過後,這批參加者很多都不會繼續在區堅持,隨時「轉身就走」。這種做法只會令當區選民更失望,以後即使有泛民人士走入區,大家想起這份回憶,都會成為負面因素。
泛民如果真的有打算力挽狂瀾,就更加不應在這時實行風雲計劃。選民特別青年選民,對泛民的印象已經極差,這樣的計劃只會令泛民面對的困境雪上加霜。戴耀廷真是一個有趣的人,提出的幾個計劃最後都弄巧反拙。佔中耗盡民意,雷動計劃更令幾名泛民議員因而落選,現時又走到區會上,是要將泛民趕盡殺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