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隆:換個特首又如何?若不讀懂香港與北京的距離……
18日的行政長官記者會上,林鄭月娥會否辭職成為傳媒朋友一再追問的話題,但我關心的是一個距離問題!
2160公里,是香港與北京的客觀地理距離,但京港兩地之間的認知距離又有多少?這恐怕是誰也給不出答案。但這又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與中央,最應該知道的答案。
在香港工作五年的中聯辦主任姜恩柱有句名言:香港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筆者認為這是很深刻的一句話,但卻長期被多數香港持份者所輕視(或刻意忽視)。
換個特首又如何?只是揚湯止沸
6月9號與12號兩場大遊行對香港社會造成的撕裂更甚於2014年的「佔中運動」,成為每一個香港人都無法迴避的話題。無論支持或反對修改條例,聲音可謂百花齊放,大致可歸納為兩大類:
支持條例者認為事態發展成這樣,主要歸咎反中亂港與外國勢力操控;反對條例者主要對內地司法透明度的不放心,加諸特區政府多項民生政策不如人意,又加上政府及相關部門在推行立法過程中的粗暴與低劣公關,終讓事態來了一次大爆發,甚至「撤換特首」的聲音也漸增強。
但值得思考的是,讓林鄭下台,某人上台,社會就會重新彌合?香港又能同心向前?修例的問題就解決了嗎?青年工作、民生工作、教育工作就可以重回正軌?
大概不難預測,如果其他因素不變,只是讓林鄭月娥下台,然後讓某人上台,短期內或者可以舒緩一下民間的怨氣,但之後呢?上述的一連串問題,仍然是問題。從董建華、曾蔭權到梁振英,再到林鄭月娥,四位行政長官四種個性,四套班子,風格不一,但結果好像都不討好。由此可見,換了特首又如何?如同揚湯止沸,只是治標不治本。
泛政治化的香港,不如釜底抽薪
這幾天的觀察可見,經歷兩場大型集會後,不同政治光譜仍在互相攻擊當中,香港社會氣氛大概已經進入了「泛政治化」的時期。在這樣的氣氛下,而內地與香港又同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兩地事務互動如斯緊密,今天一個法律修訂,明天一句官員表態都可以成為導火索,再次爆發大型社會事件的可能性,誰敢說沒有?
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筆者認為,想讓香港社會恢復元氣,彌合傷痕,我們需要從上述的表面原因再往事情的核心繼續探索,先找出整場風波的核心原因,才能避免再次出現同樣的社會集體錯誤。
日前在一個場合聽到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談到了這場風波,指出事件的核心還是在「一國兩制」。這個制度的核心精神是在一個共同基礎(一國)上,兩個不同的制度要互相尊重,不過回歸後很長一段時間,北京(或者在香港的代理部門)經常用內地標準來決定香港的事情,香港經常用香港的習慣來回應北京的方法,但雙方都沒有去很好的了解過對方的需求與心理。這或者才是回歸20多年來,「一國兩制」風波不斷的核心原因。
兩個制度之間若過度地「強調一國,忽視兩制」,又或者過度地「強調兩制,忽視一國」,兩者之間沒有互相理解、互相補足的意願,又有誰可以做好行政長官的這份工作?社會撕裂與對內地的成見又從何化解?如同親人關係一樣,若不誠意用心的溝通,情感與瞭解又從何而來?若長期如此,這或者才是香港問題的真正失敗。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