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事‧情》本地彩瓷業流金歲月 港督夫人都幫襯

2019-08-23
 
AAA

10a1393f-504d-48c5-ad22-25f58e7ab546.jpg

陶瓷工業是香港藝術、文化、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640x0.jpg

香港從民國初年,已出產手繪「廣彩」。「廣彩」是「廣州織金彩瓷」的簡稱,是在廣東進行白瓷加彩的獨特工藝。上世紀20年代,大量彩瓷技術專才由江西、福建、廣東來港定居,延續工藝事業,在技術上更糅合中西文化元素及香港特色,最終發展成本地製造的「港彩」,其出品廣受中外人士歡迎,堪稱是港彩的流金歲月。

P2018121400394_photo_1147956t.jpg

港式廣彩曾是香港數一數二的的工業,有過無數具質素的手繪瓷器。1960年代流行的包白錫殼、包黃銅殼的煙灰碟正是本地獨創的技術,完全反映香港經濟起飛的實況。1980年代就是港彩的全盛時期,市場流行仿古瓷,除傳統的彩繪仕女、戰將、仙佛等題材外,也仿日本的伊萬里(Imari)、薩摩燒(Satsuma)和混合歐美風格。

P2018121400394_photo_1147955.jpg

P2018121400394_photo_1147954.jpg

香港第一間瓷器廠名為「粵東磁廠」,亦是全港最大的手繪瓷器廠。粵東磁廠備受名人貴族歡迎,港督、本地與外國名人都慕名光顧,前港督之妻麥理浩夫人亦曾將祖家的古董瓷器式樣交予粵東磁廠,要求仿製同一式樣的一套餐具,該式樣後來命名為「督花」,至今仍是不少客人的指定花紋。

20161217024322982.jpg

628995b1ac7e9a84b87be1aa52df030b.jpg
(督花花紋)

生意場上多變數,70年代,美國對進口瓷器的鉛含量訂立規定,一隻盛器的鉛含量不可超過萬分之七,很多廣彩瓷餐具均被禁運或打回頭,香港彩瓷業損失慘重。但有危亦有機,80年代仿古瓷興起,挽救了正值低潮的彩瓷業。

20161217111753441.jpg

可惜隨着國內改革開放,部份瓷廠遷回內地生產,香港廣彩業已經式微,但粵東磁廠仍然屹立在香港,守衛著這個傳統手藝。

20161218120612827.jpg

延伸閱讀
  • 部分本土派有意宣揚「港語」此一概念,或者有意識地排拒大陸用詞,以此製造文化上「中港區隔」,這是一個問題;部分人因為本身中文水平不濟,於是胡亂把一些古而有之,或者是香港特有的法律中譯詞,視為大陸借詞而加以排斥,是另一個問題,兩者或許有共通點,但又不能視為完全等同,應該加以區別較佳。

    陳凱文  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