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香港示威?中央更關心豬肉價格!
對中國人來講,能吃上肉(通常指豬肉)不僅是日常生活之必須,也是生活得好的一個標誌。
早在計劃經濟時代,幾乎所有生活必需品都憑票供應,對城市市民而言,每月半公斤或一公斤的豬肉票無疑是最為珍貴的。在很多貧困地區,只有在特殊日子才能美美地吃上一頓肉,比如生日和春節。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回憶他七十年代初在陝西農村插隊的生活情景時曾透露說,他和同學曾三個月沒吃過肉,有一天終於弄到一塊凍豬肉,他們實在是太饞了,都等不及把肉煮熟,就切下來生吃了。
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種生活品和物資供應充足。而過去六個月裡,豬肉價格卻飆升到了普通人幾乎吃不起的程度,這無疑就有了一種國家危機的味道。
官方9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了46.7%,大大高於7月份27%的漲幅。這一漲幅把食品價格上漲幅度從7月份的9.1%直接推升到10%,總體消費者價格指數升至2.8%,直逼政府設定的3%這一上限。經濟學家預測,豬肉價格在年底前將會翻番,而且明年年初仍將繼續走高。
非洲豬瘟肆虐,導致生豬存欄嚴重不足,是豬肉價格飆升的主要原因。就全國而言,非洲豬瘟已致三分之一的生豬死亡,預計到年底生豬存欄量會減少一半。這種疫情對人無害,但豬一旦受到傳染,死亡率幾乎是100%。
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及中美貿易戰僵持不下的背景下,人們對豬肉價格上漲的抱怨就不再僅僅是個簡單的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敏感的政治問題了。
在慶祝中秋節(9月13日)及準備迎接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慶之際,豬肉價格飆升無疑會讓人們心情不佳。如果價格真如預期的那樣持續飆升,就可能會破壞春節的過年氣氛。農曆新年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據官媒報道,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都親自過問,並就提高生豬產量問題做出指示。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受命領導一個特別工作組,應對這一危機。在過去幾個月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遏制非洲豬瘟疫情蔓延,並為養豬農戶發放現金補貼,補償他們的損失,同時鼓勵他人參與養豬,以增加生豬產量。
廣西南寧市最近重新推出了豬肉票,以確保居民能以優惠價格每天最多可購買一公斤豬肉,這從一個側面反應了形勢之嚴峻。這一消息迅速傳遍全國,不僅是因為問題有多麼嚴重,而是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政治有向左走之時,它喚起了人們對那段幾乎所有商品憑票供應年代的回憶。
同時,由於豬肉價格上漲,政府已向低收入居民發放了32.3億元的豬肉價格補貼。
難怪有人曾不無譏諷地說,在某種程度上,中國領導人更關注豬肉價格飆升帶來的政治和經濟影響,而不是香港的反政府抗議示威活動。
中國有14億人,對豬肉有着強烈的親和力,因此中國擁有世界最大養豬場、生豬存欄量佔全球一半以及人均豬肉消費量世界第一等也就不足為奇了。中國去年生豬出欄量為6.94億頭,而中國消費者共消費豬肉近5600萬噸,這相當於世界其他國家豬肉消費量的總和。
在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還建有豬肉戰略儲備庫。為穩定豬肉價格,有關部門已開始把戰略儲備的冷凍肉投放市場。但戰略儲備肉遠遠不足以填補市場缺口,預計今年的豬肉缺口是近1300萬噸。
有意思的是,一些海外媒體試圖將豬肉價格上漲與中美貿易戰聯繫起來。但數據顯示,進口量僅佔中國豬肉產量的3%,而從美國的進口量僅佔不足1%。中國政府最近出台文件強調,中國需要確保豬肉的自給自足率達到至少95%。
養豬不是一個旱澇保收的行業,而且每幾年就會經歷一個漲落周期。去年2月,豬肉價格走入下行周期,養豬戶3月份開始主動降低存欄量,但到了8月份,就爆發了非洲豬瘟疫情。
政府強力整治環境的行動,反倒使得(生豬存欄量下降、豬肉價格上漲的)情況進一步惡化。
美國等西方國家都實施大規模養豬,而中國則不同,養豬是以農村小規模農戶為主,因此容易造成嚴重的水土污染。
2014年以來,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規範養豬業,減少污染。許多地方官員發力過猛,對養豬業採取一禁了之的極端措施,或設置高不可攀的環保壁壘,迫使很多養豬戶不得不退出這一行業。
目前官方已轉變態度,放寬了對農戶養豬的限制,以吸引養豬戶重操舊業,但從母豬懷仔到仔豬出生再到飼養出欄,這一過程需要至少10個月。
隨着豬肉供應和價格危機的發展,一些人也看到了另一希望,認為這可能是中國人轉向消費更有營養的牛羊肉的好機會。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肉類總消費中,豬肉佔比已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90%左右,降至目前的60%左右。中國官媒也加大了對植物性肉類替代品的報道力度,並稱之為健康的生活方式。
就緩解目前危機而言,這些努力可以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未來幾個月裡,不斷飆升的豬肉價格仍會成為頭條新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