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不能說的中國經濟
前陣子到浙江休假,朋友聚會逃不過一個話題:經濟。
疫情雖然過去了,中國經濟沒有大幅反彈,下行的壓力卻只見加大,連經濟發達的浙江都在發愁如何能讓GDP(地區生產總值)數字更好看一點。
一名在二線城市開發區工作的朋友在飯桌上吐苦水,眼下最大的煩惱是招不到商,地方上有GDP壓力,層層下放指標給各個部門,但招商部門卻沒有拿得出手的優惠政策。
這名朋友直呼,自己現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踏破企業門檻,就是找不到企業主願意投資落地,這和幾年前坐在辦公室就有企業送上門的情況大相徑庭。
另一名在企業工作的朋友接過話說,「企業投資又不是水龍頭,(政府)說開就開,(政府)說關就關」,眼下別說有沒有錢投資,有錢也得想想是不是要投資,「這幾年都被搞怕了」。
飯桌上又談到房地產,在座的所有人都篤定,中國樓市供大於求已是鐵定事實,房價還得繼續跌,如果不是剛需,這時候千萬別做「接盤俠」。
中國經濟向來是「南強北弱」,尤其是民營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經濟增長似乎從來都不是問題。疫情之前,中美貿易戰打得如火如荼,到江浙地區走一圈,絲毫看不到經濟不景氣的影子。如今雖談不上疲態,但疫情前江南一帶繁榮似錦,人們信心滿滿、動不動就投資買房折騰着賺錢的光景,已經不存在了。
今年第二季度以來,悲觀情緒一直籠罩中國經濟。消費、投資、出口、就業,各項主要宏觀數據幾乎都看不到亮點。官方星期二(8月8日)發佈的最新數據,又給潑了一盆冷水,7月以美元計算的出口同比下跌14.5%,創下2020年1月至2月冠病疫情在中國全面爆發以來的最大跌幅。
中國也沒有像年初一些經濟學家預測的那樣,在鬆綁防疫措施後迎來物價上漲,反而正經歷一段罕見的物價下跌期。這與美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重新開放後,通貨膨脹飆升形成鮮明對比。中國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自去年10月以來連續十個月下滑,消費者價格指數6月份降至零。
很多人都在問,中國經濟怎麼了?這到底是短暫的周期性波動,還是長期的結構性衰退?
觀察中國的經濟學者、境外媒體這幾個月來拋出各種概念,嘗試解釋中國經濟眼前的不尋常。一種說法是,中國正在走向通貨緊縮,中國經濟可能趨向「日本化」;《經濟學人》雜誌5月則在一篇報道中拋出另一種解讀,中國崛起見頂了。
無論是「中國經濟日本化」,還是「中國崛起封頂論」,都折射了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而北京近來對這些「看空」中國的觀點也格外警惕。有中國官方背景的智庫、學者一一出來反駁,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5月甚至還專門發報告,駁斥「中國崛起封頂論」,抨擊這是20餘年來「中國崩潰論」在新形勢下的翻版。
在中國國內,北京也開始收緊討論中國經濟風險的言論空間。在洪灝、吳曉波等「網紅」經濟師被禁言後,英國《金融時報》上星期天(8月8日)報道,中國當局正向經濟學者、券商分析師施壓,要求他們避免對中國經濟的負面趨勢發表評論。被劃入「禁區」的話題包括資本外流、物價下滑、通貨緊縮、需求疲軟、房地產行業不景氣等等。
一些智庫和券商分析師也表示,他們現在面對要正面解讀經濟新聞、增加公眾信心的壓力。一名為中國央行提供諮詢的受訪者表示,官方希望他們「從積極的角度解讀壞消息」。
報道稱,這種壓力促使許多經濟師在研究報告和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中,避免談論敏感話題或開始用「通脹疲軟(subdued inflation)」等更加委婉的說法。
在中國輿論環境中,越是敏感的話題,越不能隨意評論。私底下很多人熱衷討論的政治課題,在公開場合和平台是最沒有討論空間的;這些年輿論環境收窄,中國國內的學者、時政評論人進一步自我審查、對政治話題避之不及。過去自由度相對較大的經濟評論,如今也成了禁忌,凸顯經濟問題在當下中國的敏感性,以及官方正出手預防負面的輿論衝擊信心、引發骨牌效應。
低迷的中國經濟目前最欠缺的的確是信心,但信心來自哪裡?是報喜不報憂的經濟新聞,是粉飾後的分析評論,還是在經濟系統中,每一個個體對收入、就業、物價、銷量這些實實在在指標的具體感知?誠然,恐慌情緒會相互影響和傳導,若不紓緩可能會擴大蔓延;誇大的過度炒作也需要管控,但很多問題和風險,避而不談不表示民眾看不到感受不到,反而會讓他們更恐慌。眼下中國經濟需要注入信心、恢復活力,而一個越收越緊的環境,與這樣的目標只會背道而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