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方志》如彗星殞落 達德學院的興衰
在嶺南大學遷入屯門虎地之前,就曾經有一間高等學府植根於屯門,叫達德學院,她的知名度不算高,屯門街坊亦未必有所聽聞,甚至可能與坊間盛傳鬧鬼的達德學校混淆。今次讓我們發掘塵封在歷史之中的達德學院故事。
在屯門新墟有一幢古建築,西式建築風格配以中式的綠瓦屋頂,門前有兩棵高大的南洋杉樹,別具特色,它是何福堂會的馬禮遜樓,現已評為法定古蹟。大樓在1936年興建,是抗日戰爭名將蔡廷鍇將軍的別墅一部分,戰後蔡將軍借出別墅,供共產黨和民主黨人士組成的團體辦學,作為達德學院的校舍。
戰亂令香港人才匯萃
達德學院可說是戰後產物,是國共兩黨加上港英殖民地政府的博奕場所。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智鵬表示,1946年初國共兩黨開始談判失敗,兩邊都準備內戰,在這段時間,不少在國民黨勢力範圍的共產黨員、國民黨的左派,紛紛離開內地南下香港避難。在這時勢下,香港匯聚了一批學者、作家、政治家、科學家、教授等;同時因為抗戰結束,年輕人要讀書自強,於是一班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人士便打算辦一間大學,撮合教授和年輕人。
馬禮遜樓是達德學院的主樓,內裏是校長室、教務處辦公室,亦有幾個主要課室,附近建築群亦成為學生或教職員宿舍。劉智鵬表示,達德原本採取美國式的120個學分四年制方式,但港英政府只批准辦三年制課程,於是120個學分要三年完成。
貴為一所大學,達德學院的上課模式是着重小組討論,自由發言和互相尊重。劉智鵬:「我相信這種民主自由的辦學精神對這班學生個人品格、學養培育起到決定作用。」
達德學院的師資非常「猛」,有教育界、文化界當時的明星級人馬坐鎮授課,例如茅盾、巴金、喬冠華和郭沫若等,而達德的學生早期來自在香港或附近的游擊隊或失學青年,第二年已有不少海外華僑慕名而至,變成一間華僑學校。劉智鵬稱,學生的志向,大多是想學有所成後回國建設。
郭沫若(左) 巴金(右)
時局令達德學院關閉
如果說達德學院是時代的產物,也可以說因時代而結束,學院在1946年10月開辦,在1949年2月正式結束,前後不足三年時間。在國共內戰漸有分撓時,港英政府便對達德學院有所顧忌,「當時的港督葛量洪認為,如果任由當時局面發展下去,到中共真的取得政權時,香港可能有大批與中共有關的人士裏應外合,到時好容易便推翻這個殖民政府」,劉智鵬續指,港府收緊中共或左派團體的活動規定,不惜修改條例令很多團體變成非法。
學校結束,學生也各散東西,不少人回國繼續學業或在政府不同部門服務,例如一批商業經濟系學生,在潮汕地方任官,接管當地銀行,發行了鈔票,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批鈔票。另有一批越南華僑,在北京建設了一個電台,以越南話為主,向中南半島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