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中西方關於聖誕節的紛爭

2019-12-30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xm.jpg

今年聖誕節來臨前,該不該「過洋節」的爭論在中國如約而至。豈止中國,美國這些年來也反覆上演有一定熱度的聖誕之爭。美國人用一種更激烈又帶着些許戲謔的口吻來形容這類爭議,稱之曰「聖誕之戰」(War on Christmas)。

先說中國的「過洋節」爭議。其實早在2006年,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的10名博士後發表公開信,呼籲中國民眾將聖誕節視為西方軟實力的入侵,號召抵制聖誕節,「支持我們自己文化的主導地位」。

到近兩年里,隨着「文化自信」要求抬頭,這類呼聲上升到官方平台。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對春節、清明等中華傳統節日實施「振興工程」。

差不多同時,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刊文呼籲《黨員幹部不應過洋節》,一石激起千層浪,也成為一些地方機關、學校與群團組織禁止成員與學生過平安夜、慶聖誕的依據。

類似「拒絕洋節,從我做起」的可笑口號應運而生。從網上呈現的討論看,今年有更多高校與中小學禁止「過洋節」,有幼兒園要求家長不和孩子過聖誕節。

對此不以為然的觀察人士認為,抵制聖誕節恰恰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另有網民說反話調侃:「這屆聖誕節不行,建議直接抵制」。

不過,大城市裡的商場依然張燈結綵,宗教場所的聖誕活動依舊,反映中國高層雖然不鼓勵大事慶祝聖誕節,但非全面禁止。

聖誕節在中國跌入了文化自信的困惑、中國式政治正確和全球化風潮的拉鋸,以及意識形態的一元與多元之爭,但將聖誕節政治化的又豈止中國?翻開西方歷史,實質與口舌上的「聖誕之戰」,早已上演了數回。

1647年,以清教徒為主的英格蘭議會通過《廢除節日條例》,正式取締聖誕節,規定店鋪必須照常營業,民眾照常工作,教堂則必須關門。

議會此舉的目的是清除羅馬天主教在英國的影響,他們也嫌棄聖誕狂歡過於鋪張浪費、粗野而缺乏宗教內涵。

結果其逆民意的決定遭到強烈抵制,倫敦地區爆發了騷亂,坎特伯雷(Canterbury)市民還一度攻佔了監獄和軍火庫。

受到英國清教教派影響,美國在殖民早期也不重視聖誕節。1659年至1681年,馬薩諸塞州的清教徒將慶祝聖誕節列為非法活動,違者罰款五先令。直到1870年,聖誕節才成為美國全國假期。

西方最新版本的「聖誕之戰」濫觴於本世紀初,在自由主義主導的政治正確之下,向不同信仰的人士祝賀「聖誕快樂」被視為缺乏包容性、不尊重他人的信仰的表現。

2005年歲末,時任美國總統布殊寄出了140萬張不見「聖誕」二字的賀卡,祝賀對方「節日快樂」。結果激怒了保守派宗教信徒,一名保守派網站的主編聲稱,「我一收白宮賀卡就馬上扔掉!」

保守派人士認為自己的信仰遭到攻擊,這場「聖誕之戰」也漸漸從保守派媒體上升為總統競選的話題,成為黨派競爭話題。特朗普在2016年競選總統時,就一再承諾將再次說「聖誕快樂」,他後來成功當選。

今年10月,「聖誕之戰」在美國南部城市查爾斯頓登場。上任不到一年的女市長,也是該市首任女市長艾米古德溫(Amy Goodwin)將年度「聖誕遊行」改名為「冬季遊行」,瞬間引爆大反彈,她在72小時內收回成命。

一些美國人認為,根本沒有所謂的「聖誕之戰」,那只是神經過敏的保守派幻想出來的陰謀;有的報道將之描繪成茶杯里的風波,還有宗教人士痛心地認為資本主義通過文化操弄將聖誕節變身為「買買買」購物節,這才是真正的「聖誕之戰」,而且勝負早已見分曉,輸家是有信仰的一方。

翻閱英美這般豐富的聖誕節文化史,對於中國的「過洋節」爭議,也就無需太大驚小怪。聖誕節影響太大,商業、政治、政黨、文化等各種力量都要對其發表意見,甚至染指其中以謀取利益。

「聖誕之戰」的每次激化,都凸顯了其時代更大政治角力與時代變革。只可嘆,世界越來越紛亂,一切都被商品化、政治化,人類能平靜寄託信仰與尋求救贖的地方,真是越來越少了。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