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崔天凱:中美當務之急是認真落實首階段貿易協議
1月17日,中美聚焦特约主编周柳建成(James Chau)在美國華盛頓,專訪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談及中美簽署首階段經貿協議及中美關係發展等議題。以下是訪談內容。
周:感謝大使撥冗接受採訪,同我們分享對世界變化的看法。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是變化之一,能否為我們解析一下,這意味着什麼?將為世界帶來什麼?
崔:首先歡迎你新年伊始到華盛頓來,祝你和你的團隊新年快樂!中美剛剛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範例,說明兩國儘管存有分歧,但在貿易及其他重大問題上確實存在達成共識的需要和共同利益。
周:提到第一階段協議,是否意味着必然有第二或第三階段?
崔:我認為這實際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因為中美兩國間貿易額巨大,相互投資不斷增長,總會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或彼此關切需要進行談判和磋商。第一階段後自然可能有第二或第三階段,但不管稱之什麼階段,我們都需要繼續磋商。
周:您用了談判、磋商這樣的詞語,這很有意思,在爭議持續兩年後談判是否較前容易?
崔: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來之不易。英文中有句話叫「來得容易去得快」(easy come, easy go)。坦率講貿易談判有時相當艱難,但雙方都致力於克服困難,推進協調和磋商,達成實質性結果。他們做到了。所以我認為相當程度的共識是存在的。
周:那麼下一步如何走?正如您所說,稱之為第二或第三階段不是問題的關鍵,更重要的是第一階段過後將發生什麼,全世界應有怎樣的預期,有什麼樣的準備?
崔:我認為雙方首先要做的是認真落實第一階段協議,並向世界展示我們會信守承諾、將協議內容付諸實施。這是當務之急。
周:第一階段協議中哪些內容是最有價值的?中美關係不僅攸關兩國人民,也攸關全世界。對於農民、製造商、供應商等群體和個人,他們應如何看待這份長達 80 多頁的協議?哪些內容對他們是重要的?
崔:這份貿易協議共有 9 個章節,涉及相當多的具體問題包括技術問題,日常處理這些問題的兩國政府主管部門能更好、更權威地向民眾作出說明和解釋。但我也想指出這份協議體現出一個重要基本原則,就是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我認為這才是最重要的。
周:這很有意思,因為一開始雙方有分歧,兩年後經過磋商達成了第一階段協議。您是否認為除了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本身外,兩國關係也更趨務實並出現一些積極變化?
崔: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歷史。中美兩國於 1979 年建交,去年是建交 40 周年。歷史清楚表明,在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前,兩國存在 22 年的可以稱之為「脫鈎」的時期,之後雙方恢復交往,用了幾十年時間建立一個強勁且不斷發展的雙邊關係。我認為應充分汲取歷史經驗——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確選擇。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我們繼續前行時應牢記這一點。
周:您剛才提到了中美整體的關係,很多人曾質疑這份經貿協議是不可能達成的,但 1971 年基辛格曾經秘密訪華,此後尼克遜總統訪華,還有 1979 年卡特總統與鄧小平先生取得的成果,當時看起來實現這些的可能性相較達成這份協議更低。回顧 1972 年、1978 年、1979 年以及中美關係自起步走到今天,當時華盛頓甚至沒有中國使館,那些時候肯定比現在更難。
崔:我們一開始在五月花飯店設立了駐美聯絡處
周:那是什麼時候?
崔:那是 1973 年的事。過去幾十年我們為中美關係付出了大量心血,顯然我們還需要朝着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周:我還想問,中美關係如此重要,您作為中國大使怎麼看?中美關係影響全世界,從您的觀點看,外界應如何認識中美關係和中美兩國人民關係的重要性?
崔: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都負有重大責任。當前,國際社會面對的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包括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疾病、自然災害、金融動蕩等,沒有哪個國家能憑一己之力解決所有問題。我們需要國際合作,特別是中美合作。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將提振國際社會對全球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也將提振人們對主要大國能夠就全球事務開展合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