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漢宗:從歷任中聯辦主任金句看「一國兩制」發展
香港回歸後,2000年1月18日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更名為香港中聯辦,隨後姜恩柱、高祀仁、彭清華、張曉明、王志民、駱惠寧6人先後擔任中聯辦主任。每一任中聯辦主任在發言中的金句,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其任內的思維方式、工作作風,以及「一國兩制」發展的政治背景。
回歸後首任中聯辦主任姜恩柱唯一且最有名的金句是:「香港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但我願意去認真體會。」此話道出了香港問題的複雜性,以及中央面對「一國兩制」如何發展虛懷若谷的態度,此金句引起激賞,至今仍有人津津樂道。但也有微言指,此話或成為部分涉港官員不作為乃至懶政怠政的擋箭牌。
經過2003年「7.1大遊行」,爭取政改呼聲突出。第二任中聯辦主任高祀仁2004年1月12日晚出席一個新春酒會時明確提出:「香港政改是『一國』的事,中央高度關注是理所當然的。」高祀仁的金句,開啟中聯辦對香港問題發言之先河,並反映「一國兩制」發展觸及政改開始引起中央的關注和憂慮。
第三任香港中聯辦主任彭清華的金句是:「『挺港』不是單向『送禮』」。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罵港人是「狗」事件掀起軒然大波,彭清華的回應是「對此深感遺憾」。彭清華的金句,反映其任內兩地矛盾逐漸增多和激化,彭清華任內努力改善兩地關係,消弭矛盾。
第四任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一改前任姜恩柱、高祀仁、彭清華的低調作風,其金句往往一針見血。他上任後首次答記者問就指出:「『西環』不治港,但『西環』要盡職,要把中央賦予的職責履行好。」可謂透闢精確,無懈可擊;他2013年出席立法會午宴,以筲箕喻普選:「『篩子』何罪之有啊?我們祖先發明出『篩子』,那是一種智慧,不然,怎麼能從一大堆稻穀中挑選出優良品種,淘汰掉稗籽呢?所以,不能簡單否定篩子的功能。」可謂談笑用兵,瀟灑自如;他2013年9月12日覆函梁家傑拒出席「真普選」研討會,指出「『公民提名』漠視基本法明文規定,誠不攻自破之說。」既點出拒出席研討會原因,又點出「公民提名」錯在哪裡;他2016年1月26日在中聯辦新春酒會上致辭,指出「在『港獨』這些大是大非原則問題上,一定要講是非、講原則、講底線,絕不可養癱為患。」可謂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在「佔中」期間,他在回應事件時指「太陽照常升起!」之後接受中央媒體集體採訪又稱,「彩虹總在風雨後」。張曉明具有很高理論水準和政策水準,對原則問題不含糊,但作風強硬稍缺親和力,是其美中不足。
第五任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有批評指他在任期間「只是肯定以往廖暉時代中聯辦在港的政策和措施」,「在任期間,中聯辦實際上降低到了港府應聲蟲的角色,甚至幫助港府忽悠中央」。王志民的一些金句對此有所反映。王志民2018年1月稱不少人向他表達「中環西環行埋一齊幾好」,並指這句話說出了他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共同心聲。林鄭月娥其後澄清,對方是指雙方在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合作,不存在「西環治港」的講法,並兩度拒絕與王志民握手。中聯辦舉行2019年新春酒會王志民致辭時,稱香港形勢是「風更清、氣更正、人心更齊」,豈料不旋踵即發生修例風波和大規模暴亂。2019年5月17日,王志民緊急會見數十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有與會者引述王志民表示:「修例一定要成功通過!」王志民的這些金句,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他缺乏危機意識,並一門心思借誇大林鄭月娥政績以表示自己「支持特首依法施政」有功,他一廂情願拉近與林鄭月娥距離,做了林鄭月娥錯誤決策的應聲蟲。
第六任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中央派他這樣的地方大員主政香港工作,與當年鄧小平派許家屯掌港,都有要改變原有涉港系統的工作路線的考慮,駱惠寧的不少金句,對此有所反映。
駱惠寧一月初履新見傳媒時,首次開放中聯辦大堂予記者採訪,連《蘋果日報》及《立場新聞》等被視為「反中亂港」的傳媒也沒有被拒之門外,明顯是要「聯絡」即「統戰」包括泛民在內的社會各階層個派別。他態度謙厚地「談心」、「談情」,拉近與港人的心理距離,讓中聯辦「接上地氣」。
不久後中聯辦舉辦新春酒會,駱惠寧根據習近平「一國兩制」思想中「家」的理念發表新年演辭,並沒有把自己「區隔」成「外來者」,而是主動「融入」為「本地人」,態度謙厚地「談心」,其金句強調:「不管什麼樣的政治光譜,都應形成這樣的共識,認同『一國』、珍惜『兩制』,是香港同胞的福祉所繫,也是香港明天的希望所在。」
不久前駱惠寧向人大政協發出《同舟之情,攜手走過崎嶇》信件,情深意重、詞采華茂、感人心弦,字裡行間惠風和暢,以「信心、愛心、齊心」對應習近平《求是》撰文談及的「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引起港人強烈的感情共鳴。駱惠寧的信妙筆生花,讓人拍案叫絕。其金句如:「珞珈山與獅子山,千山一脈;漢江水與香江水,萬水同源」;「醫無私、警無畏、民齊心,政者、醫者、兵者,能者扛鼎逆行;商客、鄰家、百姓,義者戮力同心」;「這是一個要同舟共濟、不要以鄰為壑的時刻」;「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丹心寸意,皆為有情」,等等,都是信中的點睛之筆。
但駱惠寧信件最值得注意的金句是這兩句:一是「沒有人可以是一個孤島,香港也不應該成為一座『孤城』。」此「孤城論」意涵頗深,包括委婉地批評「港獨論」、香港社會畫地為牢固步自封,以及對內地的疏離和排斥心態等;二是「如果少數人到這個時候還在為政治私利製造各種對立,甚至操弄『罷工救港』,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政治上的『新冠病毒』?」直指那些趁機播散不滿、人為製造區隔、刻意破壞兩地感情的人,終歸不得人心。
可見駱惠寧在中央大刀闊斧對港澳辦系統進行調整,審視港澳新情況新環境下如何繼續落實「一國兩制」的情況下,駱惠寧試圖努力把「僵硬、區隔、消極」的「一國兩制」,扭轉為「生動、親和、積極」的「一國兩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