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平:從我做起,不握手,只作揖
作揖之儀,對人足夠尊重,也不失禮節,分寸合適。(《三國》電視劇照)
現如今,敢同人握手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
不說視死如歸,起碼也要鼓足勇氣才行的。昨天,英國的查爾斯王子,一個堂堂皇室要員,出門禮儀,也沒敢與人握手。欲握手又作罷,這件事,許多媒體都是當新聞發的,蠻好玩的。
握手這玩藝兒,本來發源於古代西方,據說同武士禮儀有關。意思就是空手展示一下,咱沒帶傢伙什兒,表達一種和平與友好。不過,這個禮儀的發揚光大,則要歸功於英國的努力。當年英國,橫行天下,號稱「日不落帝國」,其影響力絕對是頂格的,比今天的美國,都要牛叉許多。於是,英國艦炮和紳士,把握手這個禮儀,也帶到了全世界,並成為地球村最重要的見面禮儀之一。這說明,握手也是同大國國運有關的。
中國人見面,過去都是作揖的,挺「環保」的禮儀,但是今天沒人用了,甚是可惜。什麼時候,中國人開始不作揖改握手了呢?比較可信的說法,大概是民國初年。晚清之時,西風東漸,許多西方的東西,洋為中用,傳到中國。不過,當時傳入的都是物件,從軍艦到鐘錶,從火車到洋火洋釘,握手是不在其列的,跪拜和作揖,依舊是禮儀的正統。孫中山開創民國,百廢待興,改革禮儀,廢止跪拜,倡導握手。這與孫中山先生深受西方教育大有關係。
不過,握手真正盛行,還是在新文化運動之後。打倒孔家店(也有砸爛之說),廢除舊制,倡導白話,推崇德先生和賽先生。蔡元培、陳獨秀、胡適、李大釗、章士釗、魯迅、劉半農、錢玄同、傅斯年、羅家倫等一大批文化旗手,以千鈞之力橫掃封建餘孽,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胡適提出,要「一心一意的走上世界化的道路」。這個世界化,當然也包括握手之類的改變。其實,民風民俗的改變,也是很難的。整個民國時期,握手開始普及,但作揖並沒有消失,府衙商行,黎民百姓,作揖和握手,兩者並行,相得益彰。
有人說,五四時期喊出了「砸爛孔家店」,也就停留在口號和文字的層面。握手真正普及,作揖徹底消失,應該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作揖之禮儀,連同那些長衫、馬褂、旗袍,幾乎都被當作封建糟粕,統統扔進了歷史的垃圾桶了,從此漸漸淡出中國人的生活。握手的方式,以及中山裝、列寧裝、軍裝、西裝、成為中國人的基本禮儀和基本裝束。後來的文革,事情更加做過了頭,孔廟、孔林,「四書五經」之類,也被砸爛了。這些都是歷史的悲劇,不扯遠了。
嚴格地說,握手禮,最初也就是英國、以及受英國影響的英聯邦國家見面時的民俗習慣。現在許多國家和民族,仍然保持其固有的見面禮儀。比如,意大利、法國就施行混合禮節,既有握手,也有其它。日本人也握手,但主要行鞠躬禮,美國人現在甚至行招手禮,同時喊HELLO,俄羅斯則更多地行擁抱禮,等等。還有更多的國家,既握手,也有其自有的傳統方式,比如,雙手合十、親吻、點額等等。
但是,讓人非常不解的是,中國傳統的禮儀方式:作揖,基本消失,蹤影全無,如同封建社會的殘渣餘孽和遺老遺少一般,早已被革命的人民大眾拋棄殆盡。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大人物還是小人物,統統只握手,不作揖。也許,有人要說,「握手」這個詞,中國的典籍早就有了,也是文化傳統。其實,其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古人所說的「握手」,更多是「執手」的意思,它不是見面的禮儀,而是一種同鄉、同窗、同僚、同黨、同胞之間的親情和友誼。比如,「握手西風淚不乾,年來多在別離間」,它多用在離別、會晤或有所囑託時,才以握手表示親近或者信任。
因此,古往今來,中國人見面,基本的禮節,就是「作揖」,而不是「握手」。在我看來,作揖之儀,對人足夠尊重,也不失禮節,分寸合適。不像今天的握手,不管你認不認識,有病沒病,願不願意,都要握一下。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親疏遠近,着實有點過分。另外,作揖之人,都會保持一定的距離,從今天的角度看,完全不需要觸碰對方手部,更衛生更矜持更有風度。
更重要的,作揖或者揖禮,歷史悠久,源自」周禮」,《論語》也有「子路拱而立」的說法,作揖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傳承,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識別符號。好比鞠躬會想到日本,擁抱想到俄羅斯,合十會想到印度,等等。作揖,從形體的角度,也是非常優美的。這是一種優雅的見面禮。而且,作揖的行禮方式,也有講究。比如,拱手時,須左手在外,以左示人,方能表示真誠與尊敬。等等。
我注意到,最近一段日子,因為流行病毒的影響,大家見面,禮節所致,卻無法握手,個個都有點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去表達敬意。網上有好事者,發明了所謂的」踢腳禮「,你一腳我一腳,說真的,挺好笑的,卻實在不太雅觀,有失泱泱大國、華夏文明的風範。張文宏醫生說了,疫情在今年夏天結束已經不可能了。今後大家見面怎麼辦?建議還是作揖吧,它本身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之一。
由此,我想提出一個鄭重倡議:從今天開始,每個人中國人,從我做起,不握手,只作揖,或者多作揖,少握手。此建議,希望從上到下的文明辦,認真研究、積極提倡、大力推行。至於外交禮儀的場合,咱們另說。
有朝一日,當全球的人,都開始作揖了,我們的中國夢,估計也水到渠成了。
文章原刊於《重讀歷史》微信公眾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