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疫情過後 開拓土地扭轉香港困局

2020-04-09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4-09 at 10.10.35.jpeg

袁順圍

從事物業管理近十年,曾任職房屋事務主任,關心房屋問題,希望香港人住得好。喜愛大自然,熱衷行山及四處遊歷。

香港新冠肺炎持續肆虐的影響,香港人無論健康、財富、就業、就學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全民全力抗疫,由最初討論應否全面封關、到應否提出全面的限聚令、限上班令等,以至因疫情影響要設法「撐經濟、保就業」,每天成為新聞焦點。然而,相信全球疫情總會有雨過天青的一天,疫情過後,世界變得不一樣,有人討論香港是否需進行「再工業化」、加強旅遊零售以外的創新高增值行業的發展,讓香港擺脫過去受外圍影響的幅度。

然而,暫時未見眾人在眾多香港經濟環節中,多加討論最重要的原材料「麵粉」——土地供應的問題。香港的土地供應影響每個家庭以至各行各業,乃百業之母;政府若不改變香港的土地供應和城市規劃發展的策略,通過加快開拓土地,興建更多新市鎮,長遠會影響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

早前口罩供應短缺,香港人皆向全球搶購口罩,但過去口罩主要生產地為中國大陸和台灣,未爆發疫情前因兩地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因而口罩價格可維持在低水平(每盒零售價只是港幣數十元)。但當疫情爆發,全球皆搶、封關禁運,價格即大幅颷升。然而,當疫情過後,這類低增值產業便會面對產能過剩、競爭力不足等問題,香港現時租金和工資高企,如何能和廉價的進口貨競爭?

歸根結柢,香港產業結構單一,除金融、旅遊、貿易和專業服務的所謂「四大產業」外,其餘港府曾提出的醫療、教育、創新科技、文化創意、檢測認證以及環保產業的所謂「六大優勢產業」,卻一直只聞樓梯響,未見政府有多大支援。加上香港土地及工資成本持續高企,令八九十年代多元開放的市場活力漸漸消失。

自2003年沙士後中央政府通過CEPA的措施,造就自由行旅客生意的興起。與此同時,土地運用也同時變得單一化,旺鋪大多轉為藥房、金鋪、錶行等,樓市亦不斷由大陸客買樓投資推高,其餘稍為欠缺經濟效益的產業逐漸被排斥、淘汰,本地老店買少見少。政府更一度「托市」,停售居屋、停止賣地,導致麵粉價格因供不應求而不斷上升,最終令麵包價格拾級而上。香港人變得愈住愈細、愈住愈遠、愈住愈貴,置業困難度調查長期高據全球榜首,最近調查更指不吃不喝十八年才能買得起樓。

有人可能會歸咎於地產商,指他們囤積居奇,手持大量土地。但實際上,全港110,000公頃當中,住宅用地只佔7%,比新加坡的14%的低一半。發展局最近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指,截至2019年12月底,地政總署在全港管理合共1,606幅未批租政府用地,面積約391公頃。但發展局只就當中的77幅地進行技術評估或其他籌劃工作,希望把合適的用地撥作房屋發展,其餘1500多幅將繼續「曬太陽」。政府的麵粉供應過程奇慢,導致供不應求,推高價格的責任又怎可推諉他人?

隨着香港人口愈來愈多,政府應加快改劃土地速度,方可令新界開拓多幾個新發展區,包括古洞北、洪水橋和元朗南,盡快提供穩定和大量土地供應。根據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早前的評估,如重新發展現時只佔全港貨櫃吞吐量3%的屯門內河碼頭,更可釋放大約65公頃土地,估計可供興建2.2萬個住宅單位,實為值得盡快推動發展的項目。

疫情過後,香港要盡快復元,而土地不僅提供居住空間,也是發展經濟的必需品。政府應具備戰略視野,抗疫同時也要兼顧香港的長遠發展,這樣才能確保香港可面對未來的挑戰,改變香港一直面對的困局。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