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鋒:加大稅務寬減 助中產渡難關
財爺應該認真考慮在今個財政年度,大幅增加個人免稅額及子女免稅額一倍。(香港電台圖片)
新冠疫情進入第三波,不少中小企老闆又要考慮是否鼓勵員工在家工作的問題了,而一些高收入的白領亦對今年的工作前景而憂心仲仲。雖說政府推出了低息貸款,也發放了現金津貼,但這些短期措施肯定不能夠完全協助解決不少家庭和中產人士的負擔。
今年七月的年度報稅相信讓不少人感到吃力,在這關鍵的時刻,作為香港庫房「管家」的財政司司長理應作出超限寬減,讓市民特別是中產一族感到政府的關懷。
舉例說,一名四十歲已婚人士,一個月的開支大概如下。假設他手上有一層自住物業,並有一個孩子。供樓約15,000元,孩子教育費10,000元,日常交通和飲食6,000元,保險開支 5,000元,供養雙親及外祖父母約10,000元,娛樂消遺約4,000元,這樣加起來已經佔了50,000元。假設要儲起10,000元,以及應付突發醫療開支每月5,000元,這樣算起來,每個月收入最少要有65,000元。而這樣年收入差不多80萬,按目前稅率,扣了政府的免稅額,以及兩萬元的稅務寬減,還是差不多要交將近八萬元稅。
在當前疫情下,中產家庭隨時有其中一人失業,因而少了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變相每個月可能少了兩萬至五萬元可用收入。有見及此,財爺應該認真考慮在今個財政年度,大幅增加個人免稅額及子女免稅額一倍,同時加大和延長供樓利息開支的扣減。而且,為了鼓勵多點公司和僱員採用自願性強積金供款,來謀劃未來,當中稅務津貼金額可以試試增加。
另外,中產人士一般都要為親人購買醫療保險,而且可能同時為兩三代人購買,筆者認為不妨在未來三年,增加可扣稅的醫療供款上限至一萬元,以及增加照顧長者免稅額至每人十二萬元。最後,在簡單稅率下,供養一至三名子女的免稅額提高一些,也有助紓解中產家庭的壓力。如此種種,相信能夠把中高收入的家庭稅務壓力大為減低一半,變相每個月他們能有用幾千元至一萬元不等的靈活餘款,讓中產人士真正感受到政府的關懷和體諒,從而也增加他們對政府和官員的好感。
疫情和困難當前,除了保就業,保本,保信心外,最重要一定是彼此互相支援,多些諒解和包容,這樣才能一起走過這場疫情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