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中歐關係正在經受大考
中美陷入新冷戰,凸顯歐洲對中國對外關係的重要性。在這個背景下,中國外長王毅完成了對歐洲五國的訪問。王毅此行的真正目標並不是歐洲本身,而是歐洲作為中美關係的平衡籌碼,中國真正關心的是中美關係。美國不可能聯歐抗中,中國也不可能聯歐抗美。
中歐關係取決於中國的行事方式,以及歐洲對中國行事方式的反應。冠病疫情惡化了中美關係,也對中歐關係產生了負面影響。中美貿易戰、冠病疫情、香港國安法、新疆問題等各種因素結合在一起,使中歐關係正在經歷考驗。以下兩個考驗都通不過,中歐關係倒退的趨勢在所難免。
第一個考驗是中歐能不能達成投資協定?筆者曾在2019年4月24日《聯合早報》發表了題為《簽署中歐雙邊投資協定刻不容緩》的文章。時間過去一年半載,中歐投資協定仍不見蹤影。歐洲對中國的感覺是「承諾疲勞」,中國不斷承諾,但沒有看到下決心敲定投資協定。中國的遲疑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了消極影響。
歐洲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在今年5月份刊登題為《終結歐洲的中國夢》一文。文章指出:「歐盟與中國的關係正在發生範式轉變。冠病疫情引發了歐洲內部需要加強供應鏈的多元化的討論,從而有計劃地從中國脫離。這並不容易,也不會很快實現。但是,很明顯,歐洲已經放棄了之前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雙邊經濟關係的雄心壯志。」
8月31日在法國經濟部的牽頭之下,法國公共投資銀行開始接受企業有關「戰略工業迴流扶助」的申請,鼓勵重點行業的生產回歸法國本土。9月1日德國宣布樹立印太地區政策準則,尋求經濟夥伴多元化,避免單一依賴。法德出台這樣的舉措名義上雖然不是針對中國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客觀上就是與中國部分脫鉤。
歐洲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在今年5月份刊登題《中國在歐盟市場上的不公平優勢》一文。該文指出,中國企業的規模造成了巨大的扭曲。得到補貼和其他優惠措施支持的中國國企與歐洲企業,不是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歐洲企業在歐洲市場和中國市場上都處於不利的地位。得到融資優惠措施支持的中國企業,可以通過綠地投資在歐洲展開競爭,也是對歐洲企業的不公平競爭。同樣在第三方市場上,歐洲企業與中國企業是處於不公平競爭的。
中歐投資協定或許能部分解決中歐經貿關係發展的瓶頸,部分解決企業競爭的不公平問題。如果中歐還不達成投資協定,發展中歐合作都是空話。王毅在訪歐時說,中歐今年內要達成投資協定。在此基礎上,雙方開展自貿協定聯合可行性研究,啟動自貿進程,儘早達成《中歐合作2025戰略規劃》。但願王毅不再給歐洲「承諾疲勞」。
第二個考驗是中國能不能解決歐洲對中國的信任感?美國政府是赤裸裸地講對中國不信任,歐洲對中國也一樣,但沒有在政府層面赤裸裸地表達。美歐的價值觀決定了它們對中國的認知是一致的,差異在處置的方式。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曾在今年6月針對中國,強調中國是制度性競爭對手。博雷利在王毅訪問歐洲之際,在法國和西班牙出版物上發表了兩篇評論文章。他在法國的《迪曼奇日報》(Le Journal de Dimanche)上給中國貼上了「新帝國」(new empire)的標籤。
他在西班牙《政治外部》(Politica external)雜誌上的文章說,中國的目標是將國際秩序轉變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選擇性多邊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經濟和社會權利優先於政治和公民權利之上。
博雷利對中國的不滿能否代表歐洲呢?法國外長勒德里昂就在王毅訪法前發表講話時稱,「中國就是我們的夥伴,也是競爭者及體制上的對手。」今年7月份「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的調查顯示,48%的歐洲人認為疫情讓他們對中國的態度惡化,其中,法國及丹麥的數字高達62%,德國則為48%,意大利近80%的人對中國的看法不樂觀。
歐洲對中國不滿情緒主要來自價值觀的衝突。對許多歐洲人來說,冠病疫情改變了歐洲對中國的認知。歐洲對中國把控制疫情歸結為制度優越性,和避免病毒起源調查的做法很不滿,中國的新疆問題和香港問題也都撕裂了中國與歐盟的認知。
4月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他不同意在此次歐洲抗擊病毒暴露西方民主制度弱點的說法。為了抗疫而放棄自由,將對西方民主制度構成威脅。德國聯邦議會人權委員會的三名議員,在王毅抵柏林前給德國外長馬斯寫信,聲稱中國已經喪失了「成為值得信賴夥伴的資格」。他們認為,中國當局的行為與「和睦共處」原則相抵觸,不論在國內、地區還是國際層面上都加劇了緊張態勢,對國際秩序構成了威脅。
捷克參議院議長訪台事件再次顯示價值觀的衝突。正在德國訪問的王毅表示:「一定要讓其為自己的短視行為和政治投機付出深重代價」。隨後捷克議長在台灣立法院發表演說:「我是台灣人」。他此舉模仿了前美國總統肯尼迪,肯尼迪在1963年發表了「我是柏林人」的演說。捷克議長的演講主題是:「民主國家團結一致,致力捍衛共同價值」。
德國外長馬斯以歐盟的名義表示,不接受王毅對捷克議長訪台的表態,並說,在外交政策上,歐盟團結一致並尊重其夥伴。「威脅恫嚇不合適」,法國外交部發言人說:「中歐關係必須建立在對話、互惠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這是加深我們夥伴關係的必要條件。」他還補充說:「因此不能接受中國對歐洲聯盟成員國的任何威脅,我們表示聲援捷克共和國。」
馬斯為捷克辯護遭到王毅的駁斥,王毅的歐洲之行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表明中歐價值觀衝突不可調和,第二個大考的答案有了。但願中歐投資協定還有希望達成。只要中國高層決策者下決心,中歐投資協定可以立馬達成。
中歐投資協定的意義等同於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美關係如此糟糕,中美貿易關係已平靜如水。中歐投資協定可以推動中歐經貿關係,價值觀退居第二。如果歐洲把價值觀至於經濟利益之上,中歐之間將會有大麻煩。歐洲不是美國,它沒有認為必須維護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