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遠:台海走上戰爭不歸路?

2020-09-21
 
AAA

555.jpg

從9月18日開始,中國大陸解放軍戰機連續三天越過台灣海峽中線。一時間,戰爭風雲籠罩台海上空。

對於解放軍戰機頻繁「越界」,台灣方面的反應十分謹慎,除軍方進行「廣播驅離」外,沒有採取強硬的反制手段。

不僅如此,在大陸前所未有的軍事行動面前,台灣軍方進一步放軟了身段。台灣《聯合報》昨天報道,台灣軍方「為彰顯愛好和平,不開兩岸之間第一槍」,已將台軍經常戰備時期突髮狀況處置規定中的「第一擊」改稱為「行使自衛反擊權」,須在對方有明顯的敵對行為下,才能開火。

台灣方面的謹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雙方擦槍走火的風險。但這也意味着,解放軍戰機和軍艦越過台海中線將成為一種常態。

大陸方面近期打破台海兩岸幾十年來的默契,以不惜一戰的姿態頻頻突破台海中線,表明大陸方面不再承認台海中線是兩岸的禁區。今後,大陸方面只要認為有必要,就可派艦機逼近台灣,以遏制台獨,阻止台灣與大陸建交國家發展官方關係。

台海中線不再具備邊界功能,這是兩岸關係新的重大變化,也是今年以來台灣對外關係、尤其是台美官方關係明顯升溫的必然結果。在大陸看來,美台開展實質性官方往來,就是「台獨」新的突破。大陸不能容忍。

過去一個多月,美國接連派出高級別官員訪台。尤其是9月17日至19日,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訪問台灣。這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訪台層級最高的美國國務院現任官員。

與8月初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台不同,克拉奇訪台具有更明顯的政治含義,標誌着美國試圖改變長期堅持不與台灣開展政治交往的「一中政策」。隨着中美關係全面退化,有美國國會議員甚至建議美國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

儘管目前美國與中國斷交、與台灣建交的可能性並不大,但過去兩年中美關係的劇烈動蕩確實證明了一點:中美關係沒有最糟,只有更糟。

不過,中美交惡導致台海局勢緊張,甚至戰雲密布,對中美台以及整個亞太地區都不是好事。尤其對台灣來說,一旦台海爆發戰爭,無論美國以什麼方式支持台灣,台灣現有的政治格局、經濟水平和社會生活都將發生巨變。可以說,台灣如果走上戰爭的不歸路,台灣將是最大輸家。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海權中心主任克羅普希(Seth Cropsey)17日在《國會山報》撰文分析,美國今年的大選可能會陷入黨派對立,這對台灣來說很危險。他認為:「11月3日這一周,可能是北京攻台的最好時機」。

但對台動武顯然不是大陸近期的選項。動武不僅意味着巨大的人員傷亡、國際壓力、資源投入以及種種難以收拾的後果,還將打亂大陸高層的長期發展規劃,嚴重影響大陸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大陸內部要求武統台灣的呼聲是在升高,但對戰爭的後果,大陸各方也沒有作好準備。

實際上,中美台三方對台海開戰的後果都十分忌憚,只不過誰也不願或不能示弱。

經過民進黨多年執政,台灣在「去中國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回頭已無多大可能,兩岸很難再找到類似「九二共識」那樣的政治基礎。兩岸漸行漸遠的同時,戰爭風險也在積累。

大陸在對待「台獨」問題上沒有什麼妥協餘地,否則在內部引起的麻煩恐怕比武統台灣還大。美國打台灣牌是為了給中國施壓,但台海真要走到戰爭地步,美國也將面臨巨大挑戰:如果不直接出兵,台灣勢必被大陸統一;如果出兵,則直接與一個核武國家開戰,後果也非美國所能控制。

不過,台海能否避免戰火,美國確實是關鍵因素。如果美國不繼續突破「一中政策」底線,與台灣進行更高級別的政治互動,大陸也不會讓兩岸關係牽涉太多精力。畢竟,大陸今年最大的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雖然大陸和台灣都不願輕啟戰端,但雙方都無法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並且都在有意無意地朝着戰爭方向邁進。如果任由這一弔詭且危險的局面繼續失控,有關各方都將是輸家。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就境外社交媒體平台炒作解放軍093型核潛艇在台灣附近海域發生嚴重意外一事回應中評社記者提問指出,有關消息純屬謠言,不要被帶節奏。

    中評社  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