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發展才是硬道理
立法會下星期復會,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沉寂了多年的「明日大嶼」再次引起外界關注。據聞政府今次非常有決心,把計劃可行性研究撥款申請排在財委會議程前端,爭取盡早獲批。
光陰似箭,這個人工島構思從提出至今已3年,政府目前最急切的目標是爭取立法會明年通過前期研究撥款。如果通不過,則需要於下屆會期「由零開始」。假設一切「順風順水」,最快也要在2027年開始填海,預計2033年有首批住戶入伙。歲月匆匆,以香港現時的社會氛圍,辦什麼事都舉步維艱,效率之低令人扼腕浩嘆。
關於明日大嶼的討論,其實已了無新意,社會各界的讚成者和反對者一直各執己見,誰也撼動不了對方,立法會過往也是議而不決。反對者最大理據之一,是工程造價高達六千億元的明日大嶼,勢必「掏空庫房」。況且,港府今年抗疫至少花費 2,875 億,財政儲備亦由 11,000 億跌至 8,000 多億。政府更預測會連續 5 年、至 2024 至 2025 年度錄得赤字。有人擔心明日大嶼大興土木,豈不雪上加霜?
但事實上,當中四千億元屬運輸基建的開支。按政府規劃,交椅洲人工島落成後,將打通未來新界與港島「經脈」。常言道「路通財通」,貫穿全港的交通,將有力推動經濟發展,所以「丟錢落咸水海」的說法並不成立。有經濟學者認為政府若硬推計劃,十一年內勢將耗盡財政儲備。如此駭人的「明日大愚」警告,如果不是危言聳聽,就是基於對香港未來最悲觀的假設,雖不代表主流專家評估,但政府仍有必要盡快作出有說服力的釋疑。
由於特首林鄭將在下星期公布施政報告,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最近發佈了一條公眾諮詢短片,指出政府正在考慮不同的財政選項,包括公私合營等,未必需要公帑支付。回歸香港的發展,許多基建工程確實採納這種行之有效的模式。沙田第一城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填海費用由私人機構承擔,小部份土地做私人房屋項目發展,大部份土地會交回政府做公營房屋。港人熟悉的例子還有鐵路。港九多條鐵路系統,都是用鐵路加物業發展模式,透過物業發展權給予相關公司,由其出資興建及營運鐵路,政府均不需要投入公帑。
無論反對的理由是什麼,香港都要徹底拆解土地房屋奇缺這個深層次社會問題。無分政治光譜,相信這是最沒有爭議的「硬道理」。香港發展至今,社會嚴重兩極化,分為「有樓」和「沒樓」兩類人,公屋輪候時間長逾五年,史上最長。香港的人均GDP傲然在全球排第十五位,但人均居住面積相當於一個車位,卻是「香港之恥」。如果不及時「拆彈」,隨時引爆管治危機。
填海造地,相比任何其它形式收回新界棕地,都要「多快好省」。新加坡、澳門等諸多地方都以填海增加土地供應,香港更不例外。記得在2018年8月,團結香港基金經過縝密的科學論證,發佈了一份題為「跳出框框,想像未來」的研究報告,建議在港島和大嶼山之間的海域,建造相當於半個九龍的人工島,容納逾百萬人口。這個令人腦洞大開的人工島計劃,可提供2200公頃的土地,相當於110個維多利亞公園,或佔香港已發展土地的8%,興建25至40萬個新住宅單位,為基層提供更多可負擔的資助單位,亦可為中產重建置業階梯。
遺憾的是,這個堪稱大手筆的構想,至今仍「束之高閣」。香港的土地房屋問題,在永無休止的政治爭拗和利益博弈中,變得越來越嚴重、越來越緊迫,香港人仍在坐困圍城「找地」,豈不令人感歎歲月的蹉跎?
反對填海的人別忘了,香港如果不填海,今天充其量還是一個漁村和修理遠洋輪船的港口。早在1842年清政府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後,港英政府就開始填海造地了。港人引以為傲的新市鎮模式,都是靠填海要來的地。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荃灣、沙田、屯門、東涌、將軍澳等一個個新市鎮,容納了本港五成的人口。
至於有些人擔心,經過去年大規模的「反送中」社運,加上中美貿易戰,香港處於動蕩時期,不宜大規模「動土」,也是杞人憂天。回首1989年發生在北京的那場風波,港人對九七回歸忐忑不安之際,政府毅然動用巨額公帑推出「玫瑰園計劃」。香港回歸之後啟用的赤鱲角機場,面積高達1,000公頃,正是填海出來的。這個機場八次被評選為「全球最佳的機場」,成就了香港作為亞太航空中心的地位。相信現在不會有人覺得「悔不當初」。如果政府當年在元朗或天水圍畫一塊同樣面積的地建機場,才是天大的浪費。
時間將會再次證明,憑着決策者的大格局、前瞻意識和排除萬難的決心,香港的整體利益才會得到彰顯。敢想還要敢幹,政府應勇於擔當,雷厲風行。香港再出發此其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