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數據:陳同佳案成港台關係死結

2020-10-27
 
AAA

1.jpg

圖1 陳同佳殺人案發生以來香港社交媒體對該案關注度變化情況(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2.jpg

圖2 香港社交媒體用戶在陳同佳案四個關鍵時間點的情緒分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3.jpg

圖3 香港社交媒體近期圍繞陳同佳案的主要關注點分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4.jpg

圖4 陳同佳案四個節點中涉及港台關係關注度佔比的變化情況(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5.jpg

圖5 去年以來香港社交媒體對陳同佳「投案」或「自首」兩種概念使用頻率比較(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陳同佳出獄已經過去整整一年,由於其在台所犯殺人案件仍未受到法律裁決,至今滯留在港無法赴台自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發現,陳同佳案的「蝴蝶效應」持續至今,不僅頻繁撕裂著香港社會共識,更屢屢觸動港台關係的敏感神經。

時間回到2018年3月,當時誰能想到一起台灣發生的港人謀殺案,會掀起香港乃至整個華人社會的滔天巨浪?陳同佳案成為「蝴蝶效應」的最完美範例。如圖1所示,9月下旬,以受害人潘曉穎母親接受網媒專訪為觸發點,近期涉及陳同佳案的熱度再度高漲,已直逼去年10月其出獄之時。相較於去年「修例風波」期間,陳同佳案被徹底淹沒在洶湧的政治浪潮中,今年以來該案的泛政治化程度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六成以上高位,說明由陳同佳案衍生出的政治對撞、社會撕裂,至今依舊困擾著香港社會。

伴隨着社會的撕裂,是一些港人心態的麻木和冷血。對比案發之初,港人普遍對潘女遇害感到同情和悲傷,對罪行感到憤怒和震驚,兩年來經過泛政治化浪潮的洗刷,港人如今對此案的嘲諷、戲謔情緒竟然佔據最多(如圖2)。進一步分析發現,這種輕浮麻木的情緒,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把陳同佳出獄後在「安全屋」滯留一年的待遇,視同「住豪宅」、「吃大餐」等恣意消費公帑的行為,輕易將矛頭對準港府;二是針對潘母再次受訪希望將陳同佳繩之以法的心願,不少人以「咎由自取」等冷血言論回應之;三是貶損牧師管浩鳴為此案來回奔走所付出的努力,一概譏為「大龍鳳(自導自演)」云云。

正如上文所言,牧師管浩鳴再次置身於風口浪尖,是近期香港社交媒體聚焦的首要對象(如圖3)。關鍵原因在於,陳同佳出獄前後在港台兩地穿梭的管浩鳴,折射出日益複雜敏感的港台關係現況。進一步分析發現(如圖4),自命案發生以來,香港社交媒體對陳同佳案的關注度中,涉及港台關係的比例逐漸上升,這其中既包括台方相關部門的言行、港府有關機構人士的回應,也包括管浩鳴在內的港台「穿梭人物」動向。可見,在當前嚴峻的兩岸形勢下,港台關係因素目前在整個陳同佳案中影響力的上升,可能引發此案新一輪的政治化風波。

以最直觀的詞頻比較為例(如圖5),由於陳同佳案涉及港台之間複雜的政治、法律爭議,因而造成了港方將陳同佳赴台界定為「自首」,而台方則稱「投案」的用語區分。耐人尋味的是,今年以來,香港社交媒體使用台方用語「投案」二字的比例逐漸上升,幾乎要超過「自首」。去年香港修訂《逃犯條例》初衷是補上法律漏洞,以便依法將陳同佳移送台方接受審判。然而,在修例遇阻撤回、陳同佳刑滿釋放後,港府對在香港已經屬於「法律自由人」的陳同佳進行任何動作都無法無據,難以處理台方提出的「司法互助」主張,而陳同佳赴台的簽證申請又多次被台方拒絕,進而造成了今天的死結。誰人能解?尚不得而知。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台灣要求特區政府將陳同佳繩之於法,是罔顧事實,希望台方放棄政治籌謀,停止推卸責任及發表不負責任言論,讓兩地可以透過警務聯繫合作機制,研究行程安排,讓陳同佳到台灣接受法律制裁。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