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經:「雙循環」推動中國商品出口變內需
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表示,以往中國工業着重出口,他認為在推動雙循環契機下,可平衡出口和本地經濟,但彼此仍有聯繫。
他在「團結卓爾論壇」上表示,以前中國工業有明顯分野,一邊工廠只生產出口貨,另一邊工廠只滿足內需,兩者「河水不犯井水」,如果兩者可以融合,廠商生產的商品,一方面內銷同時外銷,會帶來更大機會,可以刺激消費,對港商亦是一個擴充新市場機會。
他又認為現時全球經濟仿似在隧道中見到曙光,是復甦的先兆,而貿易復甦能帶動全球經濟復甦。不過要振興貿易就要有貿易融資,馮國經認為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可以在貿易融資方面發展,另外中小企欠缺出口信用,較難取得融資,香港的信用保證局亦可幫助中小企取得貿易融資,向海外發展。
另外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全球的供應鏈已大大改變,馮國經認為要令供應鏈正常化,就要依賴數碼化。透過數碼化,便可提升企業生產滿足消費者個別需求,他提倡企業應投資於人工智能和提升生產設施上。
他稱,自從中美貿易關係緊張,全球供應鏈已產生變化,生產線由內地轉移到東盟國家。例如一件製成品如果全由中國製造,運往美國會被徵收重稅,但如果由中國完成多項配件,再在越南組裝,就可藉「越南製造」避開重稅。
馮國經又指,在新冠疫情初期,在中國的製造業曾移往東南亞,但隨住中國將疫情壓制,製造業又轉回內地。事件反映在新趨勢下,要保持彈性。有移動能力。他提出中國以前是世界工廠,但現在不用所有工序都在中國完成,應由「在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變成「由中國製造」(Made by China),可以是在中國設計、執行、管理,但工序不完全都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