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拜登政府對外政策取向前瞻

2020-12-14
馬勇
中國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教授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2-23 at 11.13.34.jpeg

四年一次的世界級大戲——美國大選近似塵埃落定,拜登將於2021年1月20日入主白宮。他已開始緊鑼密鼓地組閣,其團隊早已開始醞釀內外政策並日漸成型。

特朗普政府的四年,是非同尋常的四年,正如特朗普的一貫作風,不走尋常路。這四年,特朗普在內政外交方面動作頻頻,常有出人意料之舉,讓許多時政觀察家乃至資深的國際問題研究學者跌破眼鏡,甚至驚掉下巴。

如何對待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這是拜登無法逃避的大考。2020年美國大選爭奪之激烈,史上罕見。可以確信的是,這次美國不會發生ABC(Anything But Clinton)現象,即小布殊上台後,在內政外交上與克林頓政府時期儘可能反其道而行。對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拜登將做大幅調整,但不可能全盤拋棄。

拜登對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調整,至少集中體現於回歸多邊主義和強化美歐盟友關係。

「退群」可能是特朗普政府留下的最為重要的「外交遺產」之一。特朗普政府退出或威脅退出的國際組織、多邊協定及雙邊協定達20項之多,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史無前例。對於特朗普的「退群」,美國國內各界乃至國際社會褒貶不一,莫衷一是。

特朗普自以為理直氣壯,但因「退群」對美國國際形象、影響力都產生直接影響乃至損害,推崇多邊主義的民主黨人對此嗤之以鼻,甚至義憤填膺。有選擇、有步驟地重新「入群」,將成為拜登政府的重要議程。

伊朗核協議被視為奧巴馬政府最為重要的政治、外交「遺產」,而當年協議的達成,時任副總統的拜登功不可沒。挽救這個協議將是拜登政府的一項重要抉擇。不過,這個挽救不是簡單的重返,很可能是在之前的協議基礎上再度談判。鑒於當下美伊關係的緊張態勢,挽救這個協議將是異常艱難的過程。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拜登的競選口號是氣候變化會影響美國的每一個人,主張美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要發揮更大作用。不難揣測,美國將積极參与和推動氣候談判,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

戰後以來,美歐關係歷來是美國對外政策的重中之重。特朗普鼓吹「美國優先」,強求歐洲盟友分擔責任及相關費用,時常對歐洲一些國家領導人出言不遜,在不同程度上衝擊、傷害了美國與其歐洲主要盟友的關係。

拜登當選,歐洲一些國家領導人急切地表現出對這一結果的熱烈歡迎。美國的鐵杆盟友英國首相約翰遜,甚至已開始稱特朗普為前總統,儘管他還聲稱與特朗普是好朋友。美歐關係將加速修補甚至升溫,這既符合戰後美國政府特別是民主黨政府的傳統,也契合歐洲盟友對拜登政府的期盼。

在2020年的美國大選中,拜登「手撕」了特朗普,但並不意味着拜登全面反對特朗普時期的外交理念及政策。不僅如此,拜登在某些外交政策方面將延續特朗普政府的做法,甚至可能變本加厲。這將集中體現於對華政策上,即拜登將延續甚至加碼美國打壓及阻遏中國的政策。

特朗普時期推行「印太戰略」,以牽制中國大力倡議和推動的「一帶一路」建設。這一戰略對於攪動和重塑中國周邊的地緣政治環境已產生複雜的影響。拜登將承接這一戰略,印太戰略的升級或許不可避免。

11月15日,中國與亞太地區其他14個國家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意味着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有望形成一體化大市場,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將因此進一步提升。這有可能成為促成拜登政府對華持強硬立場的新因素。

特朗普時期對華政策的強硬、對中國內政干涉的強度,在中美建交以來實屬罕見。在言辭上,拜登政府對華的強硬可能不及特朗普政府。但是,民主黨政府格外「青睞」人權問題,拜登政府以人權問題為借口,將繼續在新疆、西藏、台灣、香港等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在疆藏台港問題上,將遭受更多的外部干擾和承受更大的國際壓力。

民主黨政府熱衷「價值外交」,在奧巴馬時期表現得相當突出。拜登政府將繼續玩弄甚至升級「價值外交」,凸顯中國與西方世界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以達到西方國家抱團,進而圍堵乃至「圍毆」中國的圖謀。

11月12日,拜登和日本首相菅義偉首次通話時明確表示,釣魚島是《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的適用對象。拜登還沒上台,已經急於觸碰中日、中美關係中的敏感問題,公然對釣魚島問題表態,露出其對華的第一顆「獠牙」。

一葉知秋。中國對拜登政府不應該存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應該繼續全面做好應對美國打壓、遏制的準備。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