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關注:中美不僅要劃紅線還要談粉線

2021-05-27
 
AAA

2322.jpg

在美中戰略競爭帶來「盲目的安全困境」之際,中美專家相信,兩國不僅要明確劃出「紅線」,避免誤判核心利益而導致的衝突,還要重建有效溝通機制,就「粉線」展開對話,防止「切香腸」行動向「紅線」不斷靠近。

美國智庫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最近召開美中專家的系列「二軌」視訊對話,探討在「特朗普後」時代,雙方如何重建溝通和對話機制,在令人不樂觀的戰略競爭和對抗中,努力防止因為雙方現實的政治環境制約,誤解、誤會和誤判帶來的事故和衝突。

阿拉斯加對話是中美雙方在「特朗普後」時代第一次重大的重建對話機制的嘗試,但實際效果卻不被美中國關界所看好。根據NCAFP此次「二軌」對話紀要報告,美中專家認為,雙方似乎都更關注處理雙邊關係手法在國內政治的合法性,安克雷奇會談似乎主要針對國內觀眾。雙方目前都優先考慮建立政治正確性的需要,這可能會限制以後的合作機會。

專家分析,當雙方聚焦競爭而非合作時,人們對討價還價的厭惡正在增長。雙方都不太可能接受強硬的討價還價,從而束縛手腳,縮小可合作的議程範圍。如果不能對合作可能產生的國內政治成本做出更多保證,也不能解決合作對其他競爭性利益的影響,雙方就不太可能主動採取小步驟來遏制兩國關係的惡性循環。

雙方專家認爲,拜登政府從一開始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以試圖安撫美國國內強硬派,將形塑和限制今後合作的可用空間,特別是如果這種姿態涉及到基於價值觀的敘事,這對雙方都非常敏感。例如,給中國在新疆的活動貼上「種族滅絕」的標簽,雙方就很難在任何其他問題上進行合作。

中方專家對特朗普時代的反華情緒持續延宕表達了失望,認為這推遲了建立兩國關係新框架的機會。美方專家認為,拜登政府偏離中國希望建立總體原則的偏好,反映了拜登政府對盟友和夥伴的重視,不想展現出美國與中國的特殊關係或「兩國集團」。在缺乏清晰的領導層面的願景來指導兩國重建關係進程的情況下,如何保持兩國之間的互動,是當前的一大挑戰。

雙方專家一致認為,兩國不希望發生衝突,但目前尚不清楚,避免戰爭的願望是兩國關係的穩定因素還是不穩定因素。換句話說,為避免戰爭而達成的相互理解會增加或減少風險偏好嗎?

一名與會者稱,當前美中戰略格局是「盲目的安全困境」(blind security dilemma),亦即兩國關係存在安全困境惡化的特徵,但存在雙方都沒有意識到的盲點。一位中方參與者認為對話應當闡明各自的「紅線」(red line),而一位美方參與者認為,雙方還應當討論「粉線」(pink line),也就是那些可能朝「紅線」不斷邁進的「切香腸行動」。

在當前被認為是最危險的台灣問題上,一位中方專家呼籲中美展開「一點五軌」對話,因為美國當前討論台灣問題的背景只着眼於解放軍的軍事活動,而忽略台灣島內發生的事情刺激大陸的反應,以及北京更廣泛的融合發展的意圖。一名美方專家認為,特朗普政府時期,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溝通機制出現問題,但問題在於大陸不願與現在的台北當局對話,使美方被夾在中間。美方專家希望各方努力就「不獨不統」現狀做出再保證。

在雙方當前相互指責違背國際體系的規則和秩序上,雙方專家承認,兩國從不同角度看待參與國際體系的價值和目的,美國強調主動作用,中國強調防禦作用。這種差異在國際體系應如何應對成員國境內的事件發展方面產生了分歧,而這些分歧又被大國競爭的框架放大。

當美中關係大環境短期內難有明顯改善的背景下,雙方專家認為,政策界面臨的最重要任務是管理人們對這一時期雙邊關係的預期,並努力找出哪些錯誤說法會導致誤解。一些美國與會者認為,今年秋季的20國集團峰會是雙方探討積極合作議程的最佳機會,但一些中國與會者擔心,拜登不會在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前走向這種和解。

專家們提出了當前緩解美中緊張關係的建議:

雙方需要回到政治溝通的基本問題上來,重申先前的承諾,將有助於確立更有建設性的基調。可能有必要為高層雙邊交流建立一套行為準則,特別是關於雙方將如何處理交流中的發送公開訊息。

雙方應優先利用和完善包括兩軍對話在內的現有機制,開展危機溝通。框架已經存在,但實際運作是生銹或休眠的,應當重新善加利用。

雙方都需要重新審視如何通過正式和非正式渠道共同努力,遏制雙邊關係不斷惡化。如何提高「二軌」交流的有效性,以促進「一軌」對話過程。

雙方應該就如何改革國際體系進行直接對話,特別是在如何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方面找到共同點。這將消除各方對提供一般公共產品意圖的懷疑。

有專家建議,向前邁出的第一個積極步驟可以是在新冠大流行的恢復方面開展某種形式的合作,或聯合努力幫助目前處於危機中的國家,或作出更大的機構承諾。

專家指出,特朗普時代的新冠疫情和刻意的政治選擇嚴重損害了民間溝通。人民之間的聯繫應該是恢復的優先領域,包括記者簽證、教育交流、引人注目的領事案件、重新開放領事館等。

與會的中方專家包括袁鵬、徐步、崔立如、賈慶國、吳心伯、張沱生、王棟、邵育群等,美方專家包括拉塞爾、董雲裳、埃利奧特、何瑞恩、孫飛、傅泰林、韓磊、李淑珊、孫韻等。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