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遵義:大灣區目前「四不通」 港要著力科創
2021-06-22
AAA
疫情過後,香港經濟如何復甦?中文大學前校長劉遵義說可以放眼大灣區。但他認為區內目前仍處於「四不通」,即商品服務 、人員、 資金及訊息都不流通。他提醒如果香港不融入大灣區,機會便平白讓予深圳及廣州。
大灣區未來料擁有七、八千萬人口。他建議香港特區及內地政府,可以互免對方人員的強積金及「四險一金」等措施,提升彼此人員到當地工作的誘因。各地政府亦可利用科技,在通行證內加入特別認證紀錄,盡可能方便人員跨地工作。
為了方便貨物交流,劉遵義建議大灣區成立一個大保稅區,讓貨物直接進入本港後,「直入大灣區,進了大灣區後,如果再轉去上海就要交稅。例如一些原料進了香港,就可直接入大灣區,幫助大灣區企業。」
劉遵義說,時移勢逆,香港已失去轉口港角色,現在還要被美國制裁,需要轉走高科技之路。他建議香港與深圳全面合作,「不只是河套區,而是全面合作」。香港應該利用優質高等教育及高科研水平的優勢,「香港可以做基礎研究,有甚麼發明,真的要製造,我們製作不出來,在深圳有好完善供應鏈。」
劉遵義強調香港自己要知道自己強弱處,不要只懷緬過去,否則只會再次磋跎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