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美國航母全艦衝擊試驗測試效能有限

2021-06-22
宋忠平
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6-22 at 10.44.07.jpeg

近日,美國在大西洋海域進行了「福特」號航母全艦衝擊試驗,航母內部安裝有大量傳感器,以監測衝擊波對船體結構、核反應堆、電子設備乃至船員的影響。美海軍計劃進行三次類似全艦衝擊試驗,確保當爆炸波衝擊艦體時,航母能處於盡可能完好的技術狀態,而不徹底失去戰鬥力。

船艦衝擊試驗也叫抗爆震試驗,也就是戰鬥毀傷測試。一般軍艦在交付之前都需要做的重要海試項目,具體來講就是要在水下設置爆炸物,距離軍艦在一定的距離和深度引爆爆炸物,來檢查艦體和艦上的設備抗擊爆炸衝擊波所帶來的技術影響。這次「福特」號航母全艦衝擊試就是距離航母100米爆炸幾噸重的水下爆炸物,如同超大噸位的水雷爆炸效果。

一般來講的話,在海戰中軍艦主要承受三種重大的爆炸衝擊。第一就是被敵方的彈藥直接命中軍艦某些部位的接觸性爆炸,如反艦導彈穿入水線以上軍艦裝甲,魚雷擊中水線以下軍艦殼體。第二就是在水中非接觸式的爆炸,就如同水雷。第三就是自身武器發射產生的後坐力也會產生強大的衝擊波。但作為全艦衝擊試驗並不是沒有代價,美軍之前就多次做過試驗統計,每次試驗之後對軍艦造成的損失成本,即修理費則高達軍艦造價的5%。如這次測試的「福特艦」本身的價值不包括艦載機就高達126億美元,那如果要進行抗衝擊試驗之後,光修理費就高達6.3億美元,這個數字就連美軍這個「地主」也很難承擔。因此,美軍上一次航母全艦衝擊試驗是在1987年,事隔34年再次做航母全艦衝擊試驗。需要強調的是,並不是每一艘軍艦都需要做軍艦衝擊試驗,關鍵在一個級別的軍艦,無論是兩棲攻擊艦,還是船塢登陸艦,一個級別只要做一次全艦衝擊試驗,對整個級別軍艦就會帶來普遍的性能測試,並且能夠測出其性能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作為美軍來講,包括船塢登陸艦、兩棲攻擊艦以及其他驅護戰艦,也都先後做了大量類似測試。這一次就是在新型的航空母艦「福特」級上來做了測試,而且這一次採用的爆炸當量在幾噸到十幾噸,對整個航空母艦造成了一定的衝擊。至於對「福特」級航空母艦所造成的衝擊影響究竟有多大,還需要在後期做出進一步的毀傷評估。在航母衝擊試驗時,不僅僅要對艦體進行性能檢測,也需要對艦載電子系統、武器系統,包括隨艦的人員來進行相關的測試,看對全艦會帶來什麼樣的顯著影響。

美國現在為什麼要選擇拿「福特」級來做航母全艦衝擊試驗?這裡面有三點。第一就是「福特」級作為美國新型航空母艦的首艦,需要進行相關試驗,這樣為後續「福特」級航空母艦批量生產提供出技術參數,便於指導未來艦艇的建造。另一方面就是美國認為現在面臨大國之間的軍事衝突,也需要對自己的航空母艦性能要做整體評估,看一看自己的大型航空母艦的抗毀傷能力究竟如何,這個很關鍵。還有一方面,就是通過這樣試驗,也在震懾中國和俄羅斯深刻認識到美國超大型航空母艦具備更強的抗毀傷能力,不擔心中俄採取非常武器來對抗美國航空母艦實施的毀滅性打擊。

但我們知道,這次試驗是在距離「福特」級航空母艦100米的距離爆炸了幾噸乃至十幾噸的水下爆炸物,這種衝擊更像是水雷爆炸。那麼對直接命中艦艇並沒有做出嚴格測試。像中國、俄羅斯所發展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反航母彈道導彈,將會以直接命中甲板的方式來對航空母艦形成強大毀傷。這種測試是美國通過全艦衝擊試驗完全做不到的,也就是美國通過自己的全艦衝擊試驗,是不可能驗證導彈直接命中甲板所帶來的巨大毀傷能力。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彈道導彈或者高超音速導彈來攜載電磁脈衝武器,來對航空母艦造成「軟殺傷」本身也是一種戰術,並不需要直接命中軍艦本身,可以在高空爆炸相應的電磁脈衝武器,這樣也會造成航空母艦的損傷,甚至會讓航空母艦徹底失去戰鬥力。因此,這次航空母艦進行全艦衝擊試驗,確實對於航空母艦自身的性能能夠得到一定檢驗,但是要想應對中國和俄羅斯在非對稱能力上的挑戰,美國光做這樣的試驗還是遠遠不夠的。當然也要提醒美國在全球範圍內不要來挑釁中國和俄羅斯的利益,這兩個國家擁有先進的非對稱反航母作戰能力,就算具備較強的抗毀傷能力的大型軍艦也無濟於事,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和中俄爆發直接的軍事衝突,這個對美國不利,對全球也不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海軍現役共有2艘,即徐霞客艦(舷號88)、酈道元艦(舷號89)。酈道元艦則為山東艦海試提供了保障,如今又為福建艦提供服務。航母綜合保障艦排水量約3萬噸。該型艦全長約196米,最高速度18節,乘員多達2500人,自給力30天。並可搭載1架直-8大型運輸直升機。

    甘若水  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