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東奧先進科技 受讚譽也招爭議

2021-08-17
黃錦輝教授
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8-17 at 16.52.20.jpeg

萬眾期待的東京奧運會幾經波折,終於在上周日圓滿閉幕,十七天賽事共舉辦了三百三十九場比賽,競爭激烈,各國及地區運動員屢創佳績,多次打破紀錄。例如牙買加短跑選手赫拉在女子百米跑出十點六一秒成績,打破已維持了三十多年的奧運紀錄等。有運動科學專家認為,這些佳績除了依靠運動員的表現之外,科技的支持亦非常關鍵。

在田徑跑道設計方面,今年的跑道只有十四毫米厚,表面採用新材料橡膠粒,而底層採用六角形結構,形成一個容納空氣的空間。這設計除了可以吸震、減低運動員受傷機會外,也可以將更多動能反彈,效果猶如彈牀般。

另外,在個人設備方面,創新科技也把運動員「推一把」,多位跑手所穿的釘鞋設有氣墊,帶來反彈效果,類似的「超級跑鞋」確實在近年協助選手跑出很好的成績。由此可見,新科技能令選手在比賽場上更上一層樓。

同時,在訓練場上,「東奧」主辦方利用高質閉路電視和無人機,追蹤攝錄各運動員的活動,包括他們比賽時的一舉手一投足。各地奧運教練可利用這些高質錄像,以人工智能技術去分析其所鎖定的目標運動員之表現,從中部署自己出場選手的戰略。

大會亦利用生物識別數據,一方面用作加强奧運村的保安,另一方面讓射箭隊教練監察射箭選手的心跳和眼球運作,用作分析選手的表現,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東奧」主辦單位除了重視運動場的設施和選手的表現之外,它們另一重要任務,是要照顧好在疫情下未能親身到日本觀賽的數以億計全球奧運粉絲。為此「奧運廣播服務」(Olympic Broadcasting Services, OBS)廣泛地在東奧賽場內外應用先進科技。例如,主辦方在四處安裝高像素的多攝影鏡頭回放系統,以多角度拍攝各場賽事,並即時發送至世界各地,供全世界觀眾實時及回放欣賞。

除此之外,大會的廣播服務也為每場賽事提供沉浸式(Immersive)180度立體和360度全景覆蓋、虛擬 3D 圖形、2D 圖像跟蹤等不同格式的直播和點播服務。

然而,東奧力推科技的政策,並非獲得世界體壇一面倒支持。牙買加前男子短跑運動員,男子一百公尺、男子二百公尺,以及男子四乘一百公尺接力世界紀錄保持者保特認為,類似的科技有損賽跑項目成績的公信力。更有人批評運動員利用科技來提升表現,這與他們服食興奮劑同出一轍,並未能發揮個人真功夫和體能。再者,先進科技所費不菲,只有富裕國家才買得起,變相令奧運成為大國(例如美國、中國、俄羅斯)的遊戲,但在奧林匹克精神之下,運動不是應該人人平等的嗎?

毋庸置疑,今屆奧運會令全港市民最熱血沸騰的,無疑是香港運動員的奮勇表現,他們創造了多個歷史紀錄 ,榮獲最多獎牌包括一金、二銀及三銅,卓越表現有目共睹,值得港人以他們為傲。筆者希望今屆港隊成績,可以促使政府更加重視本地運動發展,栽培更多未來奧運獎牌得主。

 

文章原刊於《星島日報》2021-08-15。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