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抓緊數碼金融 政府需更「肉緊」河套區
疫情衝擊香港經濟,不少傳統行業面對生存挑戰,冒起的新興行業是否可以持續發展?我們有一連幾集找來不同嘉賓同大家探討一下。
疫情令香港經濟元氣大傷,同樣令舊行業走出舒適圈,嘗試用科技來求生。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說,利用科技重振香港經濟是別無他選。
「科技」範疇眾多,香港應該如何著力?黃錦輝說要分開短期及長期。黃稱,短期應該用「最拿手」的本領!「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到,香港發展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金融領域有著多年經驗。黃錦輝建議抓緊人民幣數碼化的機遇,結合金融科技令經濟再騰飛。
內地科網巨企被監管急跌 黃:更凸顯香港制度優勢
近期內地收緊對科網巨企的監管,令多隻中慨股急跌。黃錦輝說凸顯了香港制度的優勢,令企業更有興趣來港發展。內地是「先做,做起,再睇監管」,「香港的法規、法律做得好。我們的監管做得好。所以香港一路以來被指進展慢,其實我們規範地,循序漸進式地去發展數碼金融或者是數碼經濟,所以我們無發生過甚麼大事。」
近年不少內地科網企業來港上市,但外界質疑香港只打著科技旗號,實際上都是做回老本行---搞金融。黃錦輝不同意,「我不是這樣看,因為到香港的公司是一些科技公司。其實是要識科技的人才識投資。投資一間公司一定要懂得「湊」(哉培)它。如果那間科技公司你都不懂得科技,你的錢一定會輸。這些人才,我們便要做,這些是與科技有關的事 。」
資訊科技 屬另一個值得留意
黃錦輝說,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是資訊科技。疫情下,大家都被迫走出舒適圈,對網上視像開會,即時通訊軟體,甚至網上購物,遙距支付等等都不再陌生。「安心出行」、「智方便」APP應混而生,政府近期推出電子消費劵,黃錦輝說,數碼化已滲透市民生活。香港政府應把握今次時機,加快發展步伐。
至於中長期,黃錦輝說「未來人口老化生育率低,要做生物研究,向前望十年都是生物科技。」
香港集中做「一頭一尾」工序 內地城市處理中段
黃錦輝說,香港高等院校的科研基礎備受國際肯定,不少國際知名的學者都願意來港交流,甚至合作研究。這方面對行業發展十分重要。但香港人口太少,一些原型開發,技術及市場測試需要交內地處理。「整個生產過程,香港集中做一頭一尾,即是基礎研究及產後上市營銷,利用好與國際聯繫及金融服務的優勢,而內地就可以做中間的程序。所以你可能會話無太多是「Made in Hk」,但其實只是分開不同階段。」
河套區 政府勿只做二房東 要助進駐機構跳過門檻
談到與內地合作,未來河套區「港深科創合作園」是重中之重。黃錦輝希望政府「肉緊啲」,不要只是招攬企業或研究中心進去,做二房東便算,反而應是「協助找客人,有些內地關卡、門檻,協助他們(進駐機構)跳過門檻。」甚至乎定期與業界一齊反省下這個科創園為業界帶來甚麼罕裨益,「究竟香港的法律是否有些制肘,令到我們上去不太暢順。」
政府需牽頭 免各間大學惡性競爭
他又建議河套區可以成為一個「超級研究中心」,讓各院校在「同一屋簷下」進行研究,打破彼此間利益及知識產權的問題。
黃錦輝預期,未來河套區需要很多工作人員負責原型系統開發。他建議當局及早準備,設立「深港氣泡」和「專行氣泡」,讓兩地人員可自由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