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展豪:交通不便加配套不足 新田購物城失敗告終
2003年一場「沙士」疫情,令香港經濟一落千丈,百業凋敝衰敗,為提振香港奄奄一息的經濟,該年7月內地開放港澳個人遊計劃,亦即我們口中常說的「自由行」,至2009年,中央進一步開放深圳居民「一簽多行」,令本港旅遊業及零售業大為火旺;然而有利亦有弊,「自由行」及「一簽多行」同時帶來不少負面影響,鄰近中國大陸的新界北區,因過多的國內旅客大量湧至,弄得人滿為患,當中尤以水貨客問題最為嚴重,他們長期霸佔街道處理貨物,同時使到區內物價飛升,對北區居民的生活構成嚴重的影響。
有見及此,有立法會議員及鄉紳提出,建議興建邊境購物城以分流水貨客及內地訪港旅客,及後有發展商附和建議,提出以一元象徵式收費,把土地租予經營邊境購物城,最後新田購物城終於2018年2月試業,然而理想與現實顯然有著很大的落差,新田購物城在開業前,原本有超過400間商戶簽署意向書,表示有意進駐,但期間不少商戶打退堂鼓,只有27間商戶簽訂租約,到最後開業更僅得11個商戶,商戶凋零落索,購物城自然吸引力大減,商戶多年來一直慘淡經營,而社會事件與及新冠疫情更是購物城的催命符,新田購物城終於2021年8月30日正式壽終正寢,地皮交回業權人。
購物城顧名思義,商戶一定要以多取勝,新田購物城盡管以新穎的貨櫃屋建築作概念,奈何一開首已無法吸引各式商戶進駐,為失敗埋下了伏線,加上購物城交通不方便,附近又只有村屋,並沒有其他商業配套,國內遊客固然不會感到興趣,水貨客更是寧可在上水區進貨方便「螞蟻搬家」,本土香港人更不會長途跋涉前往購物城消費,所以即使沒有疫情,新田購物城亦難望起死回生,希望政府及有關人士日後作任何項目規劃,應要有更仔細的考量盤算,免得浪費人力物力與及寶貴的土地資源。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