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鳴:不斷挑釁一中底線 美台「模糊戰略」變清晰

2021-09-16
 
AAA

 f.jpg

雖然中美兩國元首通話,拜登承諾,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但與此同時,美國沒減低衝撞「一中」底線的力度。美國所謂的「模糊戰略」也變得越來越清晰。

對待中美關係更為意識形態化的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不斷以台灣施壓中國大陸,意圖踩台海紅線刺激中國,製造台海緊張局勢牽制、遏制中國。

美台不斷衝撞一中底線

拜登重申美國「一個中國政策」未變的時候。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白宮正在認真考慮台灣的請求,將其駐美機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台灣代表處」。

據悉,台灣駐華盛頓代表處的名稱歷來為「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台灣當局已於3月份向拜登政府提出請求,將此名更改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多名聽取美國內部簡報的人士表示,華盛頓當局正在認真考慮台灣當局的要求,消息人士稱,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支持改名。據報,台灣的這一要求得到美國國安會內部以及國務院亞洲事務官員的廣泛支持。

而早前,歐洲國家立陶宛就跨了這一步,引發外交風波,中國責令立陶宛撤回大使。美國近日則火上澆油給立陶宛打氣。

美國國務院官網13日發表聲明 ,國安顧問蘇利文致電立陶宛總理席莫尼特,肯定了彼此雙邊關係的力量,蘇利文重申美國對立陶宛的有力支持,因為立陶宛正面臨著來自中國的脅迫。

近日,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訪問華府,還協同立陶宛國會外委會主席帕維里歐尼斯等人前往美國國會,與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會晤,聚焦立陶宛勇敢支持台灣的努力。

拜登上任台海平衡打破

雖然兩岸分離分治,但兩岸同屬一中,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歷史事實。一直以來,強調一中,維護好美中台這一個三角關係,是台海穩定的基石。但這樣的穩定基石正在拜登政府不斷向台灣傾斜下破碎。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百日演講指出,美國將勇敢面對中國,樂見競爭,但不尋求衝突,全面捍衛美國利益。就這番話,在台灣學者的分析,拜登政府是將"美中"、"美台"關係平行化,更重視台灣對美國的"實質安全利益",更走向"建設性戰略清晰"。

拜登上任以來對台友善的作為,包括駐美代表蕭美琴受邀出席拜登的就職典禮、力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宣布軍售的時間比前任政府更快、甚至加碼,直到派出特使團陶德訪台,起碼錶面上看,美中關係冷卻,拜登想推動美台關係更甚於美中關係。

在美國廣播公司新聞播出的一次採訪中,拜登被問及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混亂局面的影響,以及如何回應中國媒體所說的台灣不能依靠華盛頓來進行防禦。拜登回答說,台灣、韓國和北約的情況與阿富汗根本不同,他似乎將台灣與華盛頓明確承諾防衛的國家放在了一起。

不過,拜登政府一名高級官員事後說,美國"關於台灣的政策沒有改變",分析人士肯定的說,拜登似乎說錯了話。

拜登是口誤嗎?其實不然。早在4月15日,蔡英文在台北接見到訪的美國跨黨派代表團。雖然其中主要成員均為已經卸任的官員,但作為拜登上台後首次訪台的美國高層代表團,此訪意義得到多方關注。

代表團成員包括美國前參議員陶德(Christopher Dodd)、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與史坦柏格(James Steinberg)等人。有白宮官員對路透社稱,這三人是台灣的老朋友,與拜登個人關係密切。

有白宮官員向路透社表示,此次代表團訪台是應拜登請求進行的。這名官員還稱,三人訪台是拜登對台灣及其民主承諾的「個人信號」。代表美國政府的拜登在示好,甚至在不斷衝撞一個中國的紅線。

「戰略模糊」變得清晰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不願說明如何應對台灣遇到的外來襲擊。儘管華盛頓通過外交聯繫、軍售、堅定的措辭甚至偶爾的軍事演習來支持台灣,但沒有作出保證。沒有任何聲明、原則或安全協議迫使美國來拯救台灣。1979年的一項國會法律僅規定「任何以和平手段以外的方式來決定台灣未來的舉措」都將「引起美國的嚴重關切」。

該結果被稱為「戰略模糊」,這種謹慎的平衡既可以避免激怒大陸,也可以避免慫恿台灣走向獨立,以確保台海的穩定現狀。

但近來,美國在台海的經營中,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放棄「戰略模糊」的政策,但實際上對台的承諾愈來愈清晰,並進一步引導、推動其他國家對台灣態度和立場也愈清晰。

這種引導、推動,在國際上產生「破窗效應」,在愈來愈多的國家中,對衝擊一個中國的原則變的習以為常了。美國支持立陶宛改變原有的「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稱謂的現狀,歐盟在涉台問題上的支持態度,形成了歐盟介入台海的新的動向。

從美日同盟可以看出,美國對台海安全承諾更清晰之後,影響日本對台態度,美澳同盟也一樣,澳大利亞官員也公開表達對台海的關注,台海將成為影響印太的關鍵,台灣在美國布局的印太戰略中的重要性也會愈來愈清楚。台灣的學者認為,在印太關注的核心區域,台灣的重要性在地緣、經濟、科技、民主價值的重要性越來越高。

8月31日,台灣舉辦「2021亞太安全對話」論壇,邀請了美國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官員,前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發表演說。公開表示,美國無法承擔失去台灣的風險。她說:「(美國)身為一個太平洋國家,我們無法承擔將命運交予中國。失去台灣,我們就輸了。」大有美國台灣生離生別之感!

美軍在台灣動作很多,美國軍艦今年八次穿越台灣海峽而過,在周邊海域增加了針對中國的軍事演習。針對中國大陸增多的軍事演習,多名美國軍官放話要加強應對區域安全。美軍報章《星條旗報》5日引述太平洋陸軍司令弗林(Charles Flynn)表示,若大陸攻入台灣,美軍可以迅速大規模派兵,並動用在太平洋部署的一系列軍力,同時展開行動。


中美關係歷來是美台關係的風向標。此消彼長中,美國的選擇是因為中美關係漸行漸遠,而非真要改變美中台之間原本平衡的三角關係,並不因為美台利益大於美中利益而選擇熱烙美台。

只要中美關係一直處於僵局,走不出困境,美國用台灣挑釁中國大陸的舉措會陸續有來。貌似親熱的美台關係還會更加親熱,未來需要不斷有迎接挑戰的準備。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碩鳴灼見

延伸閱讀
  • 中國大陸正在加緊軍事備戰「武統」台灣,最早可能在2027年發動攻擊。中美交惡之際,這似乎是引起國際社會普遍擔心的熱門話題。
    我多次闡明我的觀點:台灣不獨,大陸不武。
    但是這個簡單而意義重大的觀點似乎不被大多數人理解和認同,因為他們聽到和看到太多關於兩岸有可能發生戰爭的揣測以及中美為台海可能發生衝突而積極備戰的報道。

    王向偉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