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如何進一步推動創科和再工業化發展?

2021-10-12
梁和
美資金融公司資訊科技總監
 
AAA

 shutterstock_1822590896.jpg

施政報告最新提出的方案,如推動新田科技城,新增創科土地發展等,都有助香港和大灣區的整體同步成為區域創科樞紐。有了土地,香港下一步最需要的是人才和吸引外資來港開設公司和科研基地,同時鼓勵本地創業和創新。創新和創業是密不可分的連體嬰,只有硬件是不夠,一定要有相應的資源和軟件。特區政府可以派員到以色列,新加坡,南韓等地了解當地的發展和吸收經驗。

當香港齊集了硬件、軟件和人才這幾方面,才有望能夠全面發展創業型經濟,逐步改變香港經濟結構。在行政體制中把創科局進一步升格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並利用創科支援再工業化是合適和實在的一步。政府和業界要思索,如何加大創科和再工業化在推動經濟增長的比例和角色。

我們可以參考以色列在過去二十多年,如何發展出全球首屈一指所半導體、軟件、電訊和生物科技等技術和產業。創科局應聯同 Invest HK和貿易發展局,大幅度加強海外展銷會,把外國公司吸引到香港開設分部,這樣有助鼓勵學生和年輕人投身這些科創行業。同時也應該讓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公司,繼續在大灣區和香港聘請人員,以及持續扶持本地創新公司的發展。香港要發展成為亞洲矽谷,不能夠停留在土地發展的層面,同時間亦要促進各地的人才交流。例如在今年11月,社企民間高峰會就會舉辦一年一度的年度大會,邀請了超過 60 位來自 10 多個國家及地區演講嘉賓進行分享,探討社會各界如何面對疫情挑戰及作出轉變。這類的跨界別交流,在未來應該要多辦,而更重要的,是要讓香港成為人才和創業家願意留下來的家。

要讓創科扎根在香港,政府要從上而下,推動和肯定它的價值,並從教育和年輕人入手。以色列的公營和私立學校已經開始為年輕人提供高端的創新學習課程,而大專院校有關的人工智能,電子工程學科更是吸引到不少學生修讀。創科局和教育局也要增加資源,撥款讓年輕人到內地及海外進修,以及繼續增加撥款給本地院校,繼續推動孵化中心網絡,以及科研資金。事實上,很多修讀人工智能,電子工程,資訊工程的畢業生,往往因為畢業後找不到機會,要轉戰其他地方,或是為前途而加入了金融機構。同時,香港需要招募更多從事科研和教學的精英和人才,例如從以色列,美國,荷蘭和南韓等地尋找相關領域的人員,這樣才能夠深化香港作為創科中心的內涵。

要判斷這些策略和規劃是否成功,不是單靠幾頁報告和口號就可以,而是要看未來幾年,到底有多少企業來港,科學園孕育了多少初創公司,以及香港未來在創科和再工業化的領域的融資能力和便利。期望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香港真的成為世界領先的創科樂土,處處都見到年輕人很有衝勁的樣子,也成為創業家雲集的城市。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新型工業化發展中心」(中心)日前正式成立,並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管理。
    新型工業化是在「再工業化」已取得的成果基礎上的進一步升級,是可持續發展的智能製造,透過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推動企業和產業鏈邁向智能生產和綠色化,滿足客製化的市場,縮短產品從工廠到消費者的時間,降低成本並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兼顧可持續發展,配合國家和香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雙碳」)願景,從設計、生產、使用、銷售以至循環再造,整個產品生命週期都重視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達致雙贏。

    黎少斌  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