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大雪

2021-12-09
何志平
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研究員
 
AAA

 shutterstock_89797072.jpg

自入冬以來,天氣愈來愈冷,街上毛衣、大褸、圍巾等紛紛出現,更突顯出天氣份外寒冷。

每年公曆十二月七日或八日,在中國曆法上是二十四節氣中大雪的日子,其時正值太陽到達黃經25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述:「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十一月是指中國的農歷,大雪就指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期還要大,但這並不代表降雪量會多,例如南部地區天氣較北方溫和,較小降雨及降雪。

中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在一候時,因為天氣非常寒冷,寒號鳥也凍得不再鳴叫;二候時,正值陰氣最盛之期,而有雲盛極而衰,陽氣有所萌動,於是老虎也開始在這個時候求偶;三候時,荔挺(蘭草的一種)也因感受到陽氣而抽出新芽。天氣雖寒,卻成為了某些動植物發情或萌牙的時節,異常有趣。

大雪後,各個地區的降水量也下降,北方地區十二月份的平均雨水量只有幾毫米,西方更不到一毫米。但溫度方面,東北部和西北部的地區溫度已經可以低至零下十度;南方地區冬季降水量也驟減,平均溫度相較長江中下游地區約高兩度至四度,而雨量也是佔全年的百分之五左右。

在農業上,坊間常以為雪會凍傷農作物,其實不然。內地北方到了每年十一月以後所下的雪,就已經不再溶化;這種不溶化的雪,對於農作物有很大裨益:第一,雪被子蓋在麥苗之上,有防寒作用,否則麥苗會凍死;第二,天氣轉暖、雪溶解後可以慢慢滲入田間,以作灌溉之效。

所以,中國傳統說「瑞雪兆豐年」、「雪花好比銀錢,雪被子蓋麥田」、「大雪冬至雪長飛,為好副業多積肥」、甚至有人還把大雪跟驚蟄扯上關系:「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驚蟄是萬物開始甦醒的時刻,若果大雪不凍,萬物甦醒時刻豈不是遙遙無期?這種自古流傳下來的知識,萬試萬靈,足見下雪與農作物的關係非常密切。

大雪的時候,寒風來襲,就像夏天颱風的警報一樣,普遍被大家關注。寒流來襲不容忽視,因為感冒病毒的肆虐正是天氣寒冷所引起的。

shutterstock_268855238.jpg

而雪後的大風更會使氣溫驟降,咳嗽及感冒的人會被平時為多。俗語有說「寒從腳下起」,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亦薄,保暖性較差,所以一旦受寒,就會非常容易影響身體機能。

因此,寒冬時期的腳部護理及保暖尤其重要。另外,這個季節,老年人較易摔傷手腕及股骨等部位,所以從預防的角度看,老年人在冬天應減少戶外活動。

阿彌陀佛聖誕在農曆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意譯無量,另有梵名意譯無量壽、無量光。相傳人死後如沒有積善功德,會因為業報而流轉於六道輪回之內,在六道中受苦,最不幸的就是墮入地獄道,求出無期。

據說人在死前心稱念阿彌陀佛,在臨終時,阿彌陀佛會親自接引是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不受輪回之苦。阿彌陀佛聖誕當日,佛寺都會舉行祭祀儀式,例如海南省三亞南山寺會舉行佛七念佛法會,以七天之期為限,以持名念佛聖號為行持,精進念佛。

另外,農曆十一月十九日是九蓮菩薩誕。相傳九蓮菩薩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所以亦有人稱十一月十九日是觀音聖誕。在民間,觀音菩薩的傳說有很多,例如觀音菩薩常化身男、女法相,下凡聞聲救苦,因為法相多變,也衍生分身之說。

台灣有市民會為九蓮菩薩誕舉行慶祝活動。當日會舉行長桌宴、拜拜普施,並舉辦「打紅粄」及「疊紅粄」比賽,參賽者必須在四十分鐘內,將一百二十個紅粄堆疊起來,不但比速度、比高度,堆疊的數量及美感造型也是評分重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港澳發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