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論壇:台日關係的現狀與趨勢
論壇現場
何思慎
林賢參
陳文甲
曹瑞泰
廖雨詩
王崑義
中評智庫基金會與台灣國際戰略學會日前邀請專家學者,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辦以“台日關係的現狀與趨勢”為主題的論壇,評析台日關係近年變化、現階段的特徵與未來的趨勢,以及日本內部政治生態、中日關係、美日同盟等對日台關係的影響等等。
論壇由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教授主持;評論員有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特聘教授何思慎,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林賢參,台灣日本研究院顧問陳文甲,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曹瑞泰,台日產經交流促進會顧問廖雨詩。
與會者普遍認為,日台關係從屬於日美關係和日中關係;日本在處理日中關係或日台關係上,基本上會跟著美國走,但日本也有自己的國家利益和立場,經濟上不可能與中國脫鉤,與台灣只能維持非官方關係,也不可能仿效美國製定台灣關係法。作為國會議員的安倍近期的親台言論,主要是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為自己累積能量和維持影響力。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特聘教授何思慎表示,從整個東亞政治結構來看,日台關係是非常底層的雙邊關係;決定日本外交政策的因素,最上層的當然是中美關係,中美關係會影響美日同盟和日中關係,日台關係是最底層的。因此,台灣理解台日關係,或執政者操作台日關係,還是需要務實。
何思慎認為,日本新政府未來對日台關係的處理還要看2022年底的美國中期選舉,如果訊號顯示拜登只是一任的總統,那麼日本在美日關係裡面還是要留個安全閥,因為在同盟裡面,日本始終擔心被美國拋棄,當然美國也很怕日本背叛。對於安倍近期的涉台言論,則要理解日本人在不同場合、不同身份說的話是不一樣的,安倍作為派伐會長或國會議員說的話與之前的安倍首相是不一樣的。
對於台灣當局一直希望日本制定台灣關係法,何思慎認為,日本不可能仿效美國制定台灣關係法;美國是美國,日本是日本,在國際政治裡面,日本永遠沒有辦法去學美國做這些。事實上,日本也不需要台灣關係,日本很多國內法律就可以彈性解釋日台關係的問題。
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林賢參說,台日關係取決於美中、日中關係。在一個比較對抗對立的中美關係之下,日本人從麻生太郎到岸信夫、安倍晉三,“台灣有事”、“日本有事”,不斷加碼,如果美中不是處於對立狀態,日本人是不可能這麼講的。
林賢參說,在中日關係特別是日本對中國關係中,經濟因素是絕對不可忽視的因素,日本需要中國這個大市場。
至於台日關係,林賢參說,日本絕對不能失去台灣,但是日本本身又沒有力量單獨護衛台灣,所以一個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在美日同盟的架構上,來確保台灣不要被中共“佔領”。至於日本新政府對日台關係的處理,現在岸田應該還在看,看美中關係怎麼走。雖然岸田在選總裁之前也是講得很大聲,但是上台後不一樣,日本首相很務實,日本要發展跟台灣的關係,完全看美中關係以及日中關係。對於日本能否像美國那樣搞個台灣關係法,林賢參認為根本不可能。
台灣日本研究院顧問陳文甲說,日本最近對台灣特別親密,比較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受到美國一個很重要的戰略即隔岸制衡戰略的影響,就是美國希望日本能夠承擔更大的印太軍事外交責任,分擔美國的負擔。日本從安倍到菅義偉再到現在的岸田,也希望能做到這個事情,因此可以看到日本軍事在加碼。台灣跟日本一樣,肩負著對第一島鏈的防護,所以台灣的角色變重要了。
陳文甲說,從現實角度來看,台日關係不如台美關係,因為台灣不管是安全,還是民主,或是產業升級都是美國幫的,所以為什麼台灣要進口萊豬,而日本福島五縣的食品遲遲沒有通過進口,是因為台日的重要性不如台美關係。但相信岸田的日台關係也會依照著派系或者美國的意志去執行。
陳文甲說,岸田從就任到現在,很少講對台灣的議題,原因大概是現在只處理中日關係,與台灣的關係先放著,因為既然與台灣的關係是非官方關係,就由安倍前首相為主去做;岸田處理的部分是怎麼跟中國有一個有效的維持,至少不要倒退,否則對經貿安全都相當不利。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曹瑞泰說,日台關係的一個重要變化是,岸田上台後,安倍對台灣的態度有很大的轉變,這裡面有整個美中關係變化的原因,安倍的身份也從首相變為國會議員,他講的一些涉台語言,在於吸引媒體和民眾的注意,積累自己的能量和影響力,當然也希望能夠影響政府的政策。但相信日本政府不會脫離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會繼續走國家現實主義的路線,相信岸田會穩健地處理問題。
曹瑞泰認為,在日中或日台關係上,日本基本上是跟著美國走,但是日本也很努力的在走自己的腳步,所以除非美中關係大幅改變,日中跟日台關係變化的幅度不大。日台民間關係重要,日本不願隨美冒進。
台日產經交流促進會顧問廖雨詩認為,日本對台灣基本上還是看美國要其扮演什麼角色。岸田新政府對日台關係的處理,大部分是以美國為主導,但是日本還是保持自己的立場,以日本利益為中心的自立外交路線不會變。以日台關係來講,日本還是會維持一貫的方向,在一中政策下發展非官方的日台關係。
廖雨詩認為,岸田文雄是個務實的首相,日台關係會以日中關係為主軸。雖然地緣政治上他不會去犧牲台灣,但一中政策也不會變,台灣人不用自我洗腦。比較需要去注意的議題是日本會怎麼處理“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危機事態”怎麼界定,因為狀況真的很多,日本要立法有相當的難度。
廖雨詩說,台灣常常講的“抗中保台”好像是日本現在的政治正確,但其實“抗中”是在安保方面,不是全面的,經濟上永遠要維持對話,日本不可能跟中國脫鉤。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說,作為國會議員的安倍跟做首相不一樣,他的涉台發言在日本很有分量或者支持度,但他是為自己的個人利益,不是為日本的國家利益或日台的利益。台灣的媒體有一點樂觀過頭了,把安倍兩次參加台灣的視訊會議給予過高的評價,台灣應該稍微冷靜一點。
王崑義說,不管怎麼樣,台灣如何做自己最重要。在“抗中保台”的政策之下,雖然台灣對日本努力在做關係,但是執政黨幾乎是完全親美到趴在地上。執政黨裡面有兩大缺點,一缺是缺知中派,二缺是缺知日派。日本研究是一個很專業的領域,如果不懂日語或日本人的思維,很難參透日本。台灣親美反映到民進黨的一個現象是,知日派少,知中派更少。所以,台灣在日本的角色上,不只要知日也要知中,才有辦法去理解整體;如果只是知美,是很危險的。
論壇整理稿全文將在《中國評論》月刊和中國評論新聞網刊發。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