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旗袍」大師劉安慶 縫起60年時光
2022-06-17
AAA
中式長衫製作技藝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亦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女裝長衫---旗袍更被譽為「中國女性國服」。從事旗袍製作工作數十年的大師傅劉安慶說,經歷時間流逝,傳統旗袍製作的手藝只在香港傳承下來,而設計經歷多番改良後亦更「講究」,讓女士盡顯線條美。
劉安慶曾親手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製作過30多件旗袍「包括這次在北京述職的兩件衫,一件米色的,以及見國家主席那件粉紅色,兩件都是我造的」。被外界喻為「末代旗袍大師」,但其實除了旗袍,他還有製作棉衲、衫褲、男裝的唐裝衫褲、長衫馬褂等等。
上海師傅來港令旗袍設計更「講究」 在港進一步提升
在民國初期,中式長衫在上海流行,男士大多身穿長衫馬褂、女士則穿上稱身剪裁的旗袍,當年沒有現成衣服,均需訂造,由上海師傅一針一線地縫紉出來。劉安慶說,隨著國共內戰等動盪因素,不少裁縫逃難至香港,憑著精堪的手藝,將旗袍潮流引進香港,「(上海師傅)解放個時來港,解放後(內地)已無人學習造旗袍。」而這項傳統技藝亦漸漸在內地失傳。
劉安慶當時亦隨父母由上海來港定居。13歲遵從父母之命拜師學做旗袍。他憶述,一眾上海師傅大大提升了香港旗袍的設計與造功,不再單用衣車縫紉,「講究一點,造出來有線條。」及後更進一步改良設計,「上海師傅走來香港造的旗袍不是現在的西裝膊,是連袖的,好像男人般。香港的旗袍與新加坡、台灣均改良過。」劉安慶說,改西裝膊的理由是可以凸顯女士的線條「著起來四平八穩」。
六七暴動與中式長衫
數到旗袍行業在香港「由興轉衰」的轉捩點,原來與六七暴動有關。劉安慶指,60年代香港曾有多達2000名旗袍上海師傅,當時在工廠內馬不停蹄地造衫,「他們要造衫移民、走佬…六七暴動後,這個行業很多人都轉行,因為有錢人走了無生意」。待社會回復平靜後,許多上海師傅都陸續轉至國貨公司或中資銀行發展,「事關這個行頭多數是信左的,不信右的」。
自此,旗袍製作就在香港亦漸漸式微,由女士們外出必備的服飾變成達官貴人出席宴會的「指定禮服」。
客人的要求 傳承的難度
劉安慶多年來堅持繼續為自己的手藝努力,「你知不知現在香港造旗袍還有多少名上海師傅?我認識的,不超過5人。」縱使社會曾掀起一陣旗袍熱潮,惟裁縫的社會地位低微,加速技藝流失。劉安慶憶述學師時,「別人看不起師傳」,又特別提到最挑剔的客人是上海人,稱她們會從旗袍的包邊細節看師傅的功架,「若果看得夠尖、順眼,才會挑選布料造衫」;又試過替上海女性量度尺寸時,被嘲笑「小弟弟,你懂不懂度身的」。「如果要求不太高,都不會找我們造衫,難道喜歡高昂的造價嗎?」他淡然地說:「這些日子我們都捱過來了。」
變成「夕陽行業」的原因還要數到原材料供應。劉安慶對此嘆了一口氣,稱旗袍的沒落「無得可惜」,因為製作旗袍的包邊物資短缺,「這些原材料國內不做」。現時劉安慶仍使用包邊,均是多年前囤積下來的布料。
「普通一件旗袍不是一般人著得起的...」
劉安慶灑脫地面對傳統旗袍終有一日被淘汰。過去,曾有多名讀時裝設計的學生慕名上門,希望能拜師學藝,均被劉安慶打發走,「我說不要浪費你時間了,老實說跟我學三、五年,都未必能學完... 但你在時裝設計上投放三、五年,到時名氣響噹噹」。劉安慶稱不是看扁他們,只是造衫需要耐性及時間,他曾花三天,替已故商業電台創辦人何佐芝做一條唐裝褲,「一條褲造三天,我食西北風啦!」。
問及劉安慶會否期盼,有一日旗袍會在香港再度盛行,他斬釘截鐵地說:「無可能!」,「你要知道現在甚麼都貴,普通一件旗袍不是一般人著得起的...我們造雙包邊的旗袍都7、8千元一件」。
在工業化,量產化的年代背景下。劉安慶這種傳統旗袍技藝看來只會「買少見少」。或許旗袍會繼續流傳下來,但「將來要找大陸造後背有拉鏈那些,我們這些傳統旗袍就沒有了」。如何保育甚至發展這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大家再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