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僅存古琴人 保存3000年斲琴技藝
琴棋書畫,四藝以「琴」為首,屬傳統的大雅之音,在士人的修養佔有重要地位。「琴」意指古琴而非古箏,有逾3000年歷史。斲琴技藝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斲琴」意指把原木削劈成琴器,文人造琴的技藝受到中國近代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在內地經歷低潮,這門技藝在香港卻保留了血脈。
香港古琴(斲琴技藝)傳承人蔡昌壽,是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師承浙派古琴演奏家徐文鏡。惟他因年事已高,不再接受傳媒訪問,由其徒弟、學會理事黃良喜則替師傅講述這門斲琴技藝。
蔡昌壽成唯一文人造琴「血脈」
「大洋鼓『封資修』,古琴一定不准演奏,自然(在內地)變成斷層及失傳」,黃良喜指當時內地政局動盪,古琴文化面臨失傳之際,「好彩徐文鏡來了香港,蔡師傅跟徐文鏡學造琴,保留了文人造琴的一條血脈」。黃良喜認為蔡昌壽是唯一一條無斷層的古琴承傳。
開班授徒 延續琴人自斲琴器文化
在50年代起,蔡昌壽的「蔡福記中西樂器製造廠」肩負起修復古琴、斲琴的重任,琴人顧客遍布香港和海外,包括國學大師饒宗頤。至90年代蔡昌壽癌病初癒後,有感因身體問題難以經營樂器廠,遂轉型開辦「斲琴研究班」收琴人為徒,膝下55名弟子、桃李滿門,延續琴人自斲琴器的傳統文化。
黃良喜稱師傅收琴人為徒意義重大,可算是令古琴藝術「起死回生」,因為琴人能親自斲琴是件幸福事,「可按照自己要求做出心目中的聲音、音樂」,邊出補修古琴、邊找尋自己心中的音韻,造出一部獨一無二的好琴。也因為這個原因,蔡昌壽只收琴人為徒,不懂彈古琴者不取。
徒弟:古琴令我不想離開香港
黃良喜來自新加坡,現時在香港一所大學擔任教授,「我定居在香港的原因是因為愛情,不過古琴亦一個令我不想離開香港的原因」。
年幼時的黃良喜總以為琴棋書畫的「琴」是古箏,後來才知道是指古琴,「那時候是80年代,人們都覺得我是傻的,反問我是否說古箏」。兒時對古琴的執著,令他在十多年後有機會來港跟蔡昌壽拜師學藝,醉心推廣古琴技藝。
對黃良喜而言,古琴的聲音絕為美妙,「空絃,呯一聲;按絃似人唱,泛音又像鈴聲;聲音交織在一起,好迷人、好遠古但又好近」。在言談間,他不停用「好鍾意、好鍾意」來表達對古琴的喜愛,從造琴的過程中,亦看得出他對古琴的執迷。
斲琴 經歷九大步驟
古琴有別於鋼琴、古箏等大型琴器,並非經工廠機械化生產,反之用斧頭削劈而成。因此古人稱造古琴為「斲琴」,「斲」讀音為啄,意解用斧斤之類的工具作砍伐,而「斲琴」一詞即代表把原木削劈成琴器,當中需經過「尋、斲、挖、鑲、合、灰、磨、漆、絃」九大步驟,約需200多小時。
斲琴步驟之首 垃圾站尋獲良木
在斲琴九大步驟中,絕大部份都屬工藝技巧,考驗斲琴人的手藝,但偏偏「尋」卻是考驗斲琴人的運氣。黃良喜每次搭巴士經過垃圾站都會情不自禁地窺探一番,看看有無良好的木材。有一次,他就在垃圾站外尋覓到一條屬於清朝的私塾樑柱,如獲至寶,立即叫太太從家中帶把鋸,即場開木。
黃良喜解釋,造樂器不同造傢俱,造傢俱要木夠硬,樂器就要木傳聲,木愈老、聲愈靚,「不是指樹老,是指砍下來後存放很耐,裡面水份、油、木漿盡退了,它就會通透、傳聲,放得愈久通常效果會愈好」。
天氣決定造琴工序
尋得良木只是造琴的開端,除了靠運氣外,亦要看天氣。「春夏漆工,秋冬木工」是古人流傳下來的造琴自然法則,黃良喜笑言現代人想跟隨都難,「香港天氣就無自然法則可言」,唯有看當日天氣以決定做甚麼工序,例如太乾燥或凍就不會上漆,因為他們選用的是天然的樹漆,要南風天才會乾得漂亮,否則只會影響樂器。
傳承古琴文化 或不能再「一對一」
傳授古琴文化的工作,終有一日會落在一眾徒弟們的身上。
黃良喜表示縱使自己曾獨力完成幾張古琴,仍未充分掌握箇中真締。他與一眾師兄弟商討後,計劃會多名由弟子一起授下一代,「每一個人專長不同,每一個都吸收了師傅教的東西,第三代、第四代學造琴的人都可以得到師傅的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