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小暑
六月初九(陽曆7月7日)小暑天。太陽到達黃經一百零五度,就到了全年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小暑。因傳統將小暑作為農曆六月的開始,又稱六月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溫風至,至極也,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矣。」暑,是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未十分熱,沒有到最熱的時候(大暑),故古籍中載「暑氣至此,尚未極也」。
夏至時太陽直射地球的北回歸線,陽光射在地球上的時間也最長,又因為太陽熱力射向地球,必須經過地面和大氣加溫,才能把熱力儲存在大氣中,所以天氣從夏至開始逐漸炎熱,經過小暑,熱度才逐漸升高。
從「小暑」開始,到「立秋」為止,這之間的三十一天,俗稱「伏夏」季節,是一年中氣溫最高、陽氣極旺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熱在三伏」。中國古代更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這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絲毫涼風,而所有風都帶著熱浪。由於炎熱的原故,蟋蟀都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腳下避暑熱;而老鷹更因為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盤旋。
綠樹濃蔭,時到小暑。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在攝氏二十六度左右,雖然還不到最熱的時候,但已感炎熱。常年七月中旬,華南、東南都會出現日平均氣溫高於攝氏三十度,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的階段。江淮地區梅雨先後結束,而秦嶺以北之大地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華南、西南及青藏高原也處於來自印度洋和南中國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出現伏旱。
小暑前後北方冷空氣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帶與南方暖空氣交鋒,出現雷暴。而雷暴是一種變化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甚至冰雹相伴,容易造成災害。「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小暑時節的雷雨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華南西部也進入暴雨最多的季節。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而在台灣,小暑也正是颱風季節。
天氣漸漸的炎熱,水稻第二期作秧苗期,一期稻作黃熟,所以有「小暑小禾黃」之說,也有「稻子一日熟三分」,「青稻沒青米」之農諺。「小暑吃芒果」,此時也是芒果成熟期。此外,這時也是絲瓜、苦瓜、黃瓜、冬瓜等「眾瓜」的盛產期。小暑時節,也是螢火蟲開始活躍的季節,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在忙於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
小暑的俗諺也特別有意思,而且有天氣預報的作用:「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指大暑會有大水沖決圩堤的隱憂。「小暑溫暾大暑熱」就是說小暑不太熱,大暑才炎熱,農作物才有好收成。如果小暑太過炎熱,農作物就不夠結實。「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就是颳颱風的預兆。還有「六月初一,一雷壓九颱,無雷便是颱」和「六月六下雨,一百日見霜」。
六月中國內地大部分地區已完全脫離梅雨期,而颱風就開始光臨了。六月初六,相傳古代皇帝於此日曝曬龍袍,「六月六,曝龍袍」而民間也於此日將衣服、棉被、書籍、圖畫等拿出來晾曬,以除去梅雨季節的濕氣。六月初六,又稱「天貺節」,俗謂是日會天門,並相信利用天門開的日子向神明祈求好運最為靈驗。小暑開始六月天最熱,人們最好「伏居」,不要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注意飲食,避免中暑。
以前新婚不久沒有夏天經驗的新娘,與到初伏娘家必派人接女兒回娘家休息,稱為「歇夏」。現在某些地方仍保持這種習俗,出嫁滿四個月的新娘,在六月初六、十六或廿六,任擇一天回娘家小住,回娘家要帶「等路」(即禮物),小住後回婆家,而娘家也要為女兒準備帶回婆家的禮物。
小暑節氣代表一年中最熱的天氣,此時火氣旺盛,人們容易煩躁不安,疲倦乏力,所以要平心靜氣。我們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原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臟」,這是因為人體的情態活動與內臟有密切關係,有其一定規律。故夏季養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字。也就是《禮記·月令》中所說的:「君子齊齋戒,處必掩身,毋躁,止生色,薄滋味,毋致和,節嗜欲,定心氣」。
小暑節氣天氣炎熱,正是吃小麥的時候,人們將「食新」稱之為「吃辛」,也就是在小暑後第一個辛日吃新麥。今年的小暑節氣當天就是辛日,所以今年小暑節氣更要「吃辛」,辛也就是薪水。比如今年的正月初七為辛日,就被稱為「七日得辛」,辛代表著金銀細軟,因此人們用「吃辛」來形容生活富裕,是一種美好的寓意。深層次的意思,更是要嚐辛,吃點苦,以銘前期之辛酸苦澀,記得來者不易。
小暑前兩天,未月(六月)初六,即陽曆7月4日,香港特區新班子剛出台上任,亦是天貺節,上天恩賜,東方角宿二星天門開啟的好日子。這天也是「翻經節」,曬龍袍。香港故宮博物館的對外開展國家文物,亦應了這天降祥瑞的良機。
在小暑這節氣,願眾生靜心養生,懷顧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平安。崇孝奉道,育民廣福。國祚延永,壽曆遐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港澳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