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山:為有效應對台海局勢 二十大軍委副主席或首次無陸軍代表
之前的文章已經分別梳理了中共中央委員會當中的地方和黨務系統,趁八一建軍節之機,先談一下軍方,最後再談政務系統。十九大當選中央委員的軍方成員,大部分人早已不再擔任當時的職務,有的甚至已經退役,因此必然有大批軍方新人在二十大上晉身中央委員。
按慣例,等同正部級的正戰區級單位的主官都是中央委員,當中包括中央軍委下轄的聯合參謀部、政治工作部、紀委、後勤保障部、裝備發展部五大職能部門一把手;東南西北中五大戰區的司令員和政委;海陸空、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武警六大軍種的司令員和政委。此外,一些等同副部級的副戰區級單位,由於重要性較高也會高配中央委員,如中央軍委下轄的訓練管理部、國防動員部、政法委、科技委,新疆軍區以及國防大學和軍事科學院的一把手,但非軍方的副部級單位明顯沒有如此待遇。
其中軍委下轄的聯合參謀部、政治工作部和紀委一把手的地位又略高半籌,他們連同國防部長共同構成軍委委員,在他們之上則為由政治局委員擔任的兩名軍委副主席。現任的兩名副主席許其亮、張又俠以及國防部長魏鳳和、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都將到齡退役,如果由海軍出身的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和火箭軍出身的紀委書記張升民,在二十大後順位接替副主席,將創造副主席當中沒有陸軍的歷史。
一直以來,解放軍一向是陸軍一家獨大,軍委副主席都由陸軍擔任(不算胡錦濤和習近平作為軍委主席接班人時曾短暫出任過副主席),但現代化戰爭無疑對其他軍種的需求更高,至2012年出現了首名並非來自陸軍的副主席許其亮(空軍出身)。美國近年瘋狂圍堵中國,周邊地緣局勢長期高度緊張,台海方向尤甚。未來一旦發生戰事,由海軍和火箭軍出身之人擔任副主席,必然更有利於軍隊的調度指揮。
至於四個軍委委員的席位,很大機會將在同時滿足以下三項條件者之中產生:正戰區級單位主官、中央委員、二十大時未屆退役年齡,目前符合要求的有:後勤保障部部長高津、裝備發展部部長李尚福、南部戰區政委王建武、西部戰區政委李鳳彪、北部戰區司令員李橋銘、陸軍司令員劉振立。按慣例,後勤保障部部長和裝備發展部部長順位接替的機會較大,劉振立的機會則相對較低,因為他資歷較淺,去年才出任現職並晉升正戰區級。
順帶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起中央委員會對軍方的慷慨,軍銜的授予則明顯嚴格得多。不同於上將幾乎必然是中央委員,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已經貴為中央委員的軍方成員,直至退役也沒有獲得上將這一最高軍銜,例如近兩年以中將軍銜退役的軍委前政法委書記宋丹和前國防動員部部長盛斌。作為職業軍人對軍銜無疑是渴望的,而比中央委員更為珍稀的上將軍銜,對軍人的吸引力或許更大,因此授銜儀式歷來備受關注。按慣例,每年建軍節當天或前夕都會晉升一批上將,但今年卻是個例外,這或許與最近中美關係因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訪問台灣而高度緊張有關,軍方需要積極戒備而無暇它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